社工須改按章辦事文化

社工須改按章辦事文化

【本報訊】究竟多少資源才叫足夠?當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務社工、醫務社工、學校社工、警察都曾介入,仍無法預防天水圍倫常慘劇重演,有學者認為,今次悲劇除了反映支援精神病患者的資源不足外,也顯示出社工「按章辦事」、「唔見血唔急」的文化需作改善。

宜進行精神健康普查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社福界議員張超雄及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葉恩明昨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對精神病患者支援不足。葉恩明指出,香港每名精神科醫生要照顧約3至4萬人,遠高出歐美水平。他又指,本港約有一至兩成人口有各類情緒病或精神健康問題,但政府仍未進行任何精神健康普查,以掌握相關數據。
郭家麒指醫管局在05至06年度投放在精神科服務的開支只得25億元,較03年的26億元少,但全港每年出現兩萬個新症。張超雄表示,他認為三屍命案女死者穿紅衣自殺代表看不到出路。
不過,浸會大學社工系講師邵家臻指出,除了資源不足外,也應留意社工有否陷於「按章辦事」文化。曾在天水圍服務的他指出,區內問題家庭較多,社工工作壓力沉重之餘,易出現「拋波文化」,「好容易將人當做個案,將個案當做一個file,只要未爆煲就好少理」。

各地精神科醫生與人口比例

香港 1:3萬至4萬
美國 1:8,000
英國 1:1.6萬

資料來源: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葉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