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母親產子過程已非常辛苦,部份人產子後,更會出現排尿不清的問題。有研究指出,剖腹產子婦女產後出現「屙唔清」的情況,較順產婦女為多,主要由於開刀造成傷口,令產婦排尿時不敢太用力,或分娩時間太長,也容易出現排尿不清問題。
伊利沙伯醫院去年年中研究207名在該院剖腹產子的婦女,平均31.2歲,在她們產子後拔除尿喉6小時,監察她們排尿情況,若排尿後剩餘超過150毫升尿液在膀胱,屬於無法排清尿液。結果發現,有3.38%即約7名婦女有「屙唔清」問題。
參與研究的伊院婦產科專科醫生蔡曦琳表示,以往研究顯示,少於3%的順產婦女產後會出現排尿不清的問題,但這項研究反映剖腹生產婦女,特別是生產時間較長的產婦風險較高。其他致病原因包括產子的傷口痛楚及感染尿道炎等,孕婦只須服食止痛藥或抗生素治療便可。
腹部用力致傷口痛
婦產科專科醫生羅致廉表示,不論順產及剖腹生產婦女均可能會在產後有排尿不清的問題,順產者若產子時間長,胎兒的頭部會壓着尿道及神經線,令孕婦產子後,沒有排尿感覺,以致排尿時會剩下尿液在膀胱。
剖腹產子婦女可能因開刀造成傷口,排尿時腹部要用力,傷口痛而不敢用力下,造成無法排清尿液;也有婦女因感染尿道炎而產生問題。但症狀一般只持續一至兩天,只要為婦女插尿喉放尿,之後便會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