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又到香港去了,船到的時候是深夜,而且下大雨。」張愛玲曾在《我看蘇青》的散文中,訴說對香港的塵封記憶。這位因電影《色,戒》而再次矚目的作家,70年前曾在香港大學念書;港大乘着《色,戒》熱潮,舉辦「張愛玲的香港傳奇」展覽,展出多項本港留有張愛玲足迹的展品,包括她自評《色,戒》的親筆手稿,讓市民再次捕捉她在港大長衫飄然的身影。 記者:白琳
「幾千里路,兩年,新的事,新的人。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唯其因為它對於我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當時我是無從說起的。」張愛玲曾三次到香港居住,此展覽勾畫她1939至1941年首次踏足香港,並在港大留學的心路歷程。
大部份展品由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借出,宋昨日在開幕儀式上表示,展品囊括多本她早期出版的著作,例如她在香港撰寫的長篇小說《秧歌》,及以香港為背景的《傾城之戀》等,每本均以張的英文名「Eileen」親筆簽署。
宋以朗表示,展出的舊照大部份從未公開,其中張年輕時拍下的彩色照更絕無僅有,相中的她年華正茂,口塗暗紅色唇膏,身穿橘色上衣,抬頭微微俯視着攝影鏡頭,眼神貫徹一派冷傲。
宋以朗的父親宋淇是張愛玲生前的業務顧問,展覽也展出她於1979年郵寄來港、讓宋淇過目的自評《色,戒》手稿。港大則展出張的入學證明,文件貼上她架着圓厚眼鏡的學生照。
續有李安主講論壇
港大副校長李焯芬昨日形容,當時的香港,是張愛玲的「避風港」,「佢嘅家庭唔愉快,嚟香港呢兩年幾,可以安靜讀書。佢仲考到當時最難考嘅兩個獎學金。」
港大關於張愛玲的活動陸續有來,包括分析其作品的大師班,及由《色,戒》導演李安主講的論壇,細節及日期待定。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至10月22日*
時間:
星期一至五:早上8時30分至晚上10時 星期六:早上8時30分至晚上7時
星期日:早上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港大圖書館
參觀方法:必須預先登記,參觀前一天把姓名、聯絡電話及電郵地址傳真至25174615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註:*10月19日重陽節休息
資料來源: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