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積弱金價長升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積弱金價長升 - Michael Preiss

聯儲局減息半厘,刺激美股彈升,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創新高。新興股市更見炮彈式爆升,巴西股市的Bovespa指數勇闖60,000點大關,本港的恒生指數亦突破29,000點。巴西股市和港股均受惠於美息下降,前者亦因為中國渴求鐵礦沙而造好,後者的升勢亦多虧內地資金炒作。
美國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亦有助股市企穩。8月份的個人收入、7月份的個人開支和核心消費通脹,顯示通脹仍受控,而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近期所預言的經濟衰退,尚未見蹤影。不過,樓市如此不濟,美國的消費市道能否繼續不受影響?油價和穀物價格回升甚速,會否燃起通脹?美國企業開始公佈季度業績,會否令市場大失所望?
我相信企業盈利不會對美股構成太大的衝擊,因為市場對季度盈利增長的期望本來就不高,平均估計不過是3.4%,相信不致會大失所望。另外,最近有科技公司提出併購,反映出信貸緊縮並未有扼殺所有併購活動,亦有助股市靠穩。

聯邦基金利率仍看跌

由於市場預期聯儲局會再次減息,美元滙價甚弱,歐元兌美元一度升上1.42水平,美元兌瑞士法郎則曾見1.17水平(我賭會見1.12)。不過,基於不想美元失速下墜,加上近期的經濟數據不差,相信聯儲局本月底議息時未必會急於再減息。但各位應該知道,聯儲局經過上月大減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後,已表明願意擔當最終貸款者的角色,利率仍是看跌。
我們常說股市反映經濟前景,那麼金價回升又反映些甚麼?執筆時金價升至每盎斯740美元,所反映的是聯儲局為了應付信貸緊縮,慌忙減息,犧牲了對抗通脹之戰。從另一個角度看,金價上升是美元下跌的結果。聯儲局放棄對抗通脹,美元怎能不跌?於是美滙指數跌至九十年代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很多人都相信,法國和德國都不會容忍歐元兌美元升上1.50水平;美國的債權人包括中國、日本、俄羅斯、中東海灣國家以及亞洲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都不願見到美元再跌,因為它們的外滙儲備將會承受天文數字的損失。

美國不顧債權人利益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美國為了本身的經濟利益,曾多次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在上世紀尼克遜總統執政時,曾單方面取消美元兌換黃金的保證;列根總統在位時,以減低德、日貿易盈餘為名,7大工業國簽訂巴拉莎協議,其後美元貶值5成;至於現任總統布殊,在科網股泡沫爆破和911事件後,讓聯儲局把聯邦基金利率降至前所未見的1厘。
中央銀行可以濫印鈔票,但不能濫印黃金。740美元1盎斯的金價,其實尚未反映出今日資本市場的實況,畢竟若以1980年的美元幣值計,現在的金價只是350美元1盎斯。在1979年,世界局勢緊張,通脹失控,金融市場混亂,黃金和白銀得寵,當時黃金在金融資產中所佔的比重高達20%。現在,這個比率降至不多於3-4%,相信大有提升的可能,因此我認為,即使歐元兌美元滙價快將見頂,金價仍會有排升。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