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賞心悅目,女人很多年前就開始做白老鼠了。
但化妝品鼻祖不是女人而是男人,「以紅藍花汁凝作脂,以為桃花妝」,商紂王發現一種叫做紅藍花的花,將它的花汁擠榨出來,凝固後成為脂,就可以一物二用了,塗在面頰是胭脂,點在唇上則成為唇膏。商紂王沒有為美容事業貢獻自己的面孔,而是把它們用在後宮佳麗臉上。這種最原始的胭脂唇膏,以純天然植物為原料,女人吸收的是草本精華,比起現代女人用昂貴的價錢購買名牌鉛唇膏,幸福得多了。
化妝開了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捨,至唐宋,淚妝、佛妝、梅花妝……風行一時,女人還開始往額頭貼東西,用魚鰾製膠,把紙片、亁花之類粘貼到額頭。講究一點的,化妝時就要靠男人出手了,捉一隻蜻蜓,殘忍地剪下翅膀,再做美勞把翅膀剪成想要的形狀,撒一點點金粉在上面,貼到額上。這樣,在光線的折射下,女人額角生輝,光彩動人。「往臉上貼金」這句話,不知道跟女人化妝有沒有關係呢?
我嚮往的是古時男人對女人的體貼,男人替女人畫眉是閨房樂。現在的男人,最害怕跟女人逛街買化妝品,更害怕的是出門時等女人化妝。他們一邊等,一邊不耐煩地看表,有的還跺腳,口中唸唸有詞地催促,雖然他們痛恨化妝品,卻絕對認同「女為悅己者容」,相信女人化妝是為了討他們歡心。約會時見到女人一絲不苟地化了妝就以為女人對他「有意思」。這真是個美麗的誤會。女人化妝,是為了與同性爭艷,即使世上只剩下女人這一種生物,女人還是會化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