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 三社工跟進 毫無溝通<br>支援不足 天水圍報告措施淪為空談

一家四口 三社工跟進 毫無溝通
支援不足 天水圍報告措施淪為空談

【本報訊】慘劇接連降臨天水圍,是天意還是人為?今次慘劇中的一家四口,分別由三個部門的社工跟進,但仍然無法扭轉悲劇。消息人士批評,天水圍問題並非天意,滅門慘案檢討報告出籠三年後的今天,港府仍未吸取教訓,部門協調繼續欠佳,資源整合仍然欠奉,多項措施只是「蜻蜓點水」,結果是「瓣瓣都有人掂,但係瓣瓣都唔掂。」

女戶主社工只管覆診

據了解,慘劇女事主有青山醫院精神科醫務社工跟進,其患癌丈夫則由屯門醫院醫務社工協助申請傷殘津貼;社署消息則指,醫務社工處理該名女子個案時,只針對服藥及覆診事宜;學校社工接見女事主的兩名子女時,只針對情緒問題及學校表現。該署認為,兩名小童沒有向社工表示有家庭問題,女事主也從未透露照顧子女有困難,屬「靜態」個案,因此未有即時轉介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04年天水圍發生男子斬死妻兒的滅門慘劇,檢討小組其後發表「天水圍報告」,推出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推動跨部門合作及加強家庭綜合服務。

主要針對有家暴家庭

元朗區議員張賢登指出,港府按報告提出的措施主要針對已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對未出現事故的高危家庭支援仍然不足。他舉例稱,若今次事件中的醫務社工將個案即時轉介往家庭社工,或能避免慘劇,「社署同醫管局依然好割裂,有啲醫療評估個案,要超過一年先至搞得掂。」
張賢登又批評,天水圍現有30萬人口,港府以每間中心服務10萬人推算,只開設三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嚴重供不應求,「天水圍嘅個案複雜好多,精神病個案甚至要兩個社工同時處理。唔好用數字欺騙公眾,要睇實際需要。」他舉例稱,該區曾有孕婦深宵被丈夫趕出家門,但因所有中心已休息而求助無門;有個案墮樓自殺三天後,仍未有社工向其家人跟進。他建議增加社工人手之餘,三間中心應在深宵及假日輪流開放。
社署表示,昨日已接觸死者丈夫,提供福利及善後支援,今晚則在天耀邨舉行閉門解說會,並有心理學家即場為居民提供輔導。社署署長余志穩說,天水圍個別服務中心工作量極大,每位社工須應付80至90宗個案,「今次都唔係第一次,我哋只能盡能力做,喺700幾萬人口嘅社會,唔可以每個個案都跟到咁貼。」

當局研究增人手支援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承認,天水圍的家庭慘劇確實較多,正研究增加人手支援。港府即將額外撥款,增加58個社會工作主任及臨床心理學家職位,社署的保護家庭及兒童組本年底將由8隊增至11隊。

「天水圍報告」有關家庭服務的建議及成效

建議:加強家庭支援網絡
社署承諾措施:成立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成效/意見:區內三間中心嚴重「迫爆」,每個社工須負責80至90個案,而且夜間及假日休息

建議:加強庇護中心服務
社署承諾措施:設立新庇護中心
成效/意見:確有新設庇護中心,但只收容家庭暴力個案

建議:推動跨局及跨界別合作
社署承諾措施:成立地區聯絡小組
成效/意見:小組只負責聯絡重案組、保護兒童課及警方;處理家暴以外的個案時,社署、醫管局及房署仍然缺乏協調

資料來源:天水圍報告、該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