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殼公司呃台商2300萬<br>提貨未付款 警拘台騙徒

空殼公司呃台商2300萬
提貨未付款 警拘台騙徒

【本報訊】一個以台灣人為首行騙集團,在台灣假扮買家購買了電子及電腦零件,並要求貨物運抵香港交收後,台商賣家卻未能取得貨款,本港警方先後接獲三名台商報案,損失貨物達2,300萬港元,新界南總區重案組接手調查,已拘捕一名台灣騙徒,並起回約值800萬港元的失物光碟。 記者文兆麟

警方指出,於本年8月,一名台灣商人向本港警方報案,報稱公司一批價值1,100多萬元的電子零件,從台灣運來香港但未能收到貨款,懷疑涉及詐騙;其後再有兩名台商報警,被騙取的貨物包括電腦鍵盤、滑鼠、光碟及DVD機等。

發信用狀騙取信任

由於騙徒曾經將贓物收藏在元朗的貨倉,由新界南總區重案組跟進,警方調查發現騙徒犯案地方在台灣,行騙對象是當地電子及電腦商人:「佢哋(騙徒)響網上招徠生意,吹噓公司業績點好,誘騙商人入局。」新界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陳江明稱,上當的台商都是與騙徒初次交易,因騙徒購貨的條件吸引,及向台商發出信用狀(LC),令他們更容易墮入陷阱。
據稱,騙徒與賣家貨主商談並向對方發信用狀,聲稱貨物運到香港後,賣家貨主便可憑信用狀在台灣的銀行提取貨款,其實騙徒在台灣及本港開設多間空殼公司,除以空殼貿易公司與賣家交易,並用空殼物流公司協助行騙。
消息指出,信用狀列明由某間物流公司運輸貨物,該物流公司為正當公司,但在付運之前,騙徒向賣家提出更優厚條件,要求轉換另一間物流公司,貨物運到香港後,賣家可到該物流公司索取貨款,該公司其實是行騙集團的空殼公司,事後賣家上門,發現人去樓空始知上當受騙。
同時,由於轉換物流公司,與信用狀列明的條款不同,變相將信用狀取消,賣家亦未能在銀行取回貨款,本港警方接獲的3宗台商報案,被騙走貨物共2,300萬元。警方接手調查於本月10日在赤鱲角機場,拘捕一名準備離境的33歲台灣男子,相信他是行騙集團成員。

警起回800萬元光碟

警方並搜查元朗一個貨倉,但贓物已被提走,至本月13日,警方追查到一艘開往南美巴拉圭的貨櫃船,在貨櫃內起回150萬隻疑是失物光碟,總值800萬元。被捕疑人涉及詐騙日前經已提堂,現時收押荔枝角懲教所。警方相信行騙集團仍有二至三人在逃,呼籲受害人向警方舉報。

行騙集團做案手法

1)行騙集團在網上招徠生意,誘騙台灣電腦及電子商出售產品。

2)騙徒向貨主發出銀行信用狀,以取得貨主信任,信用狀列明某物流公司運輸貨物。

3)行騙集團以更優厚條件,要貨主轉換物流公司,貨款亦於該公司收取。

4)該物流公司是行騙集團的空殼公司,貨物運到香港,貨主上門收錢,見人去樓空始知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