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講起黃金周,通常總會讓人聯想到內地的樓市。確實這幾年,當節日假期來臨,發展商的廣告總是大篇幅出現在各大媒體和報刊上。大多數的市民亦盛裝出巡,組成各式各樣的睇樓團,活躍於眾多樓盤中。正是:「春節買樓好意頭;元旦買樓顯風流;五一買樓多折扣;十一買樓旺金秋。」總之,過往的黃金周,大多數樓盤都必定是人財兩旺。
但是,隨着社會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市民對房地產營銷運作了解變得深入,發展商在黃金周才推新樓盤的策略已不具吸引力了。相反,只要產品做得好,該出手時就出手。買賣雙方互相之間的博弈,已靜悄悄地改變着市場的局面。近日的黃金周已不再成為地產行業的「專利」。
就以這次十一黃金周為例,正值秋高氣爽,市民外出旅遊的人數激增。加上私家車數量不斷增多,自駕遊也變得時興。除了國外遊和港澳自由行,城市周邊的風景點,有鄉村風情或以大自然為依託的度假酒店,都吸引許多人們去度假。廣州市近郊的增城,就有一處每日房價過萬元的鄉村式度假屋,黃金周期間天天爆滿。今時今日的黃金周似物換星移,市場的消費熱點已從房地產一枝獨秀,轉變為旅遊度假、娛樂休閒、投資購物等多種形式。
正如一位朋友說,現在買樓,我才不會在黃金周去趁熱鬧,有錢在手,何愁買不到心水樓!乍聽似有點傲氣。細想一下,我也察覺到市場的消費習慣在與時並進。而內地黃金周市場的變化,或許會為更多行業帶來商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