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蟹過量會蛋白質中毒<br>浙江女子狂吞5隻 頭痛作嘔

吃蟹過量會蛋白質中毒
浙江女子狂吞5隻 頭痛作嘔

秋風起,乃吃蟹的季節。不過,市民在盡情享受這些美味的海鮮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否則,不但會引起腹瀉、嘔吐、敏感,甚至會導致蛋白質中毒。上海和浙江近日就有多名市民因吃蟹而出現這些病徵。

住在浙江紹興京華新村的陳女士,前日在街市見到自己喜歡吃的螃蟹便宜,於是買了逾10隻回家,並一口氣吃下五隻。不久,她開始感到頭痛、想嘔且臉色難看,於是到醫院求診,經醫生診斷後發現是因為吃蟹過多引致蛋白質中毒。醫生解釋道,蟹的蛋白質含量高且有豐富的游離氨基酸,如在短時間內吃太多就會導致蛋白質中毒。

食蟹一小時內不應喝茶

而上海多間醫院,近期亦接獲不少因吃蟹而引致腹瀉、嘔吐的病例。一名在當地瑞金醫院急症室接受注射液的男子稱,他在上周六晚吃了三隻大閘蟹後開始感到不適︰「半夜裏吐了好幾次,人有些發冷,像是感冒了一樣。」對此,上海龍華醫院內科張醫生指,蟹肉性寒,市民在進食螃蟹後一個小時內不應喝茶︰「茶葉會使螃蟹內的某些成份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可能會引起腹痛和腹瀉。」他指,民眾可在進食時,伴以醋、薑,或者在進食後喝上一杯薑糖水,均可有效預防有關症狀。

感冒未痊癒要避免進食

張醫生又指,中風人士、肝膽疾病、心腦血管病患者,以及對蟹過敏的人士,不應吃蟹;而虛寒怕凉體質的人士或感冒咳嗽尚未痊癒的人士亦應避免進食。有關專家提醒民眾,應盡量少吃醉蟹,且在購買螃蟹時,切忌購買死蟹。此外,吃螃蟹時亦應避免吃柿、西瓜、梨,以及花生等食物。
紹興《天天商報》/上海《青年報》

大閘蟹膏肥肉厚,深受食客們喜愛。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