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家有少女阿妹,我說要訪問盛夏光男張睿家,她尖叫幾晚,迫我帶佢返工。
光男出現了,原來是腼腆青年,拍新戲《夏天的尾巴》,張睿家在片場見到女主角與導演常自成一國傾密偈,懷疑二人有曖昧,將私人觀察窩藏心間。然後某日登登登凳,原來同我拍咀戲個女主角係導演個女!兼本片編劇!由盛夏跑到夏天的尾巴,從無章無法至真相大白,一個金馬新人,一對才氣父女,嘗試接駁介乎青春與不青春之間、天真與嫺熟之間,隱隱約約似有還無的通路。
記者:劉嘉蕙
攝影:陳偉強
《夏天的尾巴》
上映日期:11月1日
台灣導演,02年《夢幻部落》獲威尼斯影展影評人周最佳影片。
《夏天的尾巴》編劇、女主角,包辦片中所有歌曲唱作。鄭文堂女兒。
台灣演員,憑《盛夏光年》獲去年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
張:張睿家
鄭:鄭文堂
E:Enno
張睿家:我不青春了
問:香港觀眾比較認識張睿家,去年拿下金馬獎,會讓你拍片時有不一樣的心情嗎?
張:金馬獎是一個肯定,拍《夏》我感覺跟劇組很像一家人,導演還滿像我爸的,會跟我開玩笑。這部電影裏,主角的生活,基本上是每個台灣小孩的童年吧,像我小時候住鄉下,也會騎單車去玩沙玩水,過很單純的生活,比較難的是師生戀的部份,雖說小時候也曾喜歡老師,是喜歡不是愛上哦,可是這戲要表現比較含蓄,透過細節及言語讓觀眾明白,有點難。
問:你覺得自己青春嗎?
張:以前是呀,現在太多事要做,我身份滿多重的,做學生、公眾人物,沒太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青春是很自由,沒甚麼煩惱,很舒服,現在回想才知道以前那段回憶很甜美。
鄭:(有點意外的樣子)拍這部電影壓力很大嗎?
張:第一天還滿緊張的。
鄭:那你弄得很好。這部戲張睿家幫我很多,畢竟年輕人的世界我不熟悉,看到他,才找到片子該怎麼拍。他初來片場,我看他的臉滿輕鬆的,在橋邊很自然的睡着了,所以我想到以他為中心,拍他的調子,有點無所事事、有點憂鬱,可是很有爆發力。
Enno:爸爸的電影很嚴肅
問:導演過去拍的電影題材比較嚴肅,這次拍青春片,怎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鄭:因為女兒寫的劇本。
E:爸爸的電影很嚴肅但很好看,我覺得很可惜,太小眾,我覺得他可以跟更多人溝通,不是鎖在那小小的世界裏,所以就寫了一個劇本,寫一個很單純的東西。我開玩笑說不如由我來演,結果真的是我。
鄭:這次我要走大眾路線,以前我純粹拍自己內心世界,現在市場的考慮會多一些。她的劇本很天真,可是我想,也可以呀,年輕人嘛,就是今天愛這個女生,過三天之後又會覺得無所謂,像戲裏面張睿家,突然不喜歡老師,又喜歡小女生。
問:這樣改變取向,會影響情節發展及選角嗎?
鄭:有,我思考演員的時候會選大家喜歡的,演技也重要,可是也會想他好不好宣傳。張睿家有個人魅力,而台灣很多人喜歡Dean(藤岡靛),看能不能由他攻進日本這條線。不過Dean講對白不完美,我們的時間又不多。你要選演員就要思考他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用到梁朝偉,也不能放他在那邊兩個月慢慢拍。另外像裏面Enno養了一隻貓,叫夏天,因為台灣很多大學生在宿舍養貓,貓的尾巴是牠平衡的來源,所以《夏天的尾巴》寄意就是,在成長過程中失去尾巴,就等於失去平衡。
鄭文堂:青春是無所事事
問:電影裏面的青春世界很單純,在台南鄉下地方拍攝,大家騎單車,幾乎沒有人用手機,現在的年輕人能理解這種青春嗎?
鄭:我希望觀眾可以懂,這也是我刻意的。每個導演怎麼拍都有他過去的生活,我對青春的詮釋就是每天都無所事事,我小時候住宜蘭,每天騎單車晃,到海邊拿結他唱歌,談戀愛,所以片子裏都有這些。還有火車,我念男校,每天要騎單車到火車站,再坐火車上學,那時會故意跟喜歡的女生在同一個車廂,所以火車給我隱隱約約戀愛的感覺。
鄭文堂主要作品
《夢幻部落》
2002年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
2002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觀摩單元最佳影片
《風中的小米田》
2003年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
2003年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
《經過》
2004年東京國際影展競賽單元
《深海》
2005年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