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自由行仍然蓄勢待發,但銀行及基金業的QDII齊齊加快步伐,搶佔港股市場。為應付「港股直通車」及基金QDII的競爭,銀行進一步催谷QDII產品,恒生銀行(011)持有約13%的興業銀行,以及工商銀行(1398),今日起不約而同推出最新的QDII產品。另外,上投摩根今日起亦推出基金QDII,與工行及興業搶客。
【本報訊】興業銀行與恒生旗下恒指服務公司合作,今日起推出投資港股的新QDII產品,首次以「基金中基金」模式投資港股,突破以往採用結構性票據設計,並首次由本地銀行擔任QDII產品管理人。
滙豐擬夥交行搶灘
市場人士指出,此舉將方便投資者,在中途可按資產淨值贖回基金。據悉,滙豐亦正與交通銀行(3328)合作,研究以興業及恒生方案為藍本,稍後推出由滙豐管理及投資中港股票基金的QDII產品。
據悉,以基金中基金形式推出的QDII產品,若中途贖回,可按基金的資產淨值計算;以往按結構性票據包裝的QDII,中途贖回的買賣差價較闊,流通性不足。
根據興業銀行網站公佈,「港股基金寶」投資起點分別為5萬元(人民幣.下同)、5萬元港幣或5000美元,發行募集期由10月15日至11月12日。募集資金達10億元後,興業視市場情況提前終止募集期。
興業產品每年預期收益率為25%,上不封頂;投資期最長兩年,產品封閉運作三個月後,客戶每月均可申請贖回。是次基金寶的投資對象為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及恒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2828)、恒生指數基金及恒生指數上市基金(2833)和恒生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興業工行QDII5萬入場
與興業同日推出的工商銀行QDII產品「富甲天下」,認購時間由10月15日至10月22日,投資起點亦為5萬元。該產品為一款基金組合產品,包括(i)亞洲新興市場;(ii)印度、巴西、俄羅斯、香港的股市;及(iii)全球債券市場三個投資主體。其中前兩者投資成長最快的熱點股市,股票投資比例可達85%;債券投資主要投資非美元債券,可規避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風險。
按投資比例進行的三年歷史數據顯示,產品預期年均回報可能逾50%,不保證最低收益。
隨着資金自由行稍後通車,市場人士指出,監管當局希望風險管理較佳的銀行QDII產品,獲得更多內地投資者青睞,以免內地居民一窩蜂以自由行管道,湧入購買港股,構成風險。
至於上投摩根推出的首隻QDII產品──亞太優勢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該基金募集期由今日起至周五(19日),集資規模料達300億元人民幣,入場費1萬元,主要投資亞太區證券市場以及在其他市場上市的亞太企業,包括澳洲、韓國、香港、印度及新加坡等。股票佔基金資產由60%至100%。
另外,中信證券公布,已經獲中國證監會批准QDII資格,並將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設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啓動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