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設計理論應用範圍

機制設計理論應用範圍

機制設計理論,聽起來抽象,但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從政治、經濟、公共財產分配到日常生活,都可運用來設定最佳的機制和程序。

政治

機制設計理論涉及公眾決策,投票就是一例。如何確定選民在投票時,會顯示自己真正需求?馬斯金認為,一個社會規則之所以能夠執行,應當滿足選民需求的單調性(monotonicity),即投票程序應滿足選民訴求。

投標

機制設計可應用於投標機制的設定。以大氣頻譜資源分配或像香港的公共廣播頻道為例,若要在價高者得的條件下滲進若干非市場因素,則可透過機制設計的原則,訂出一個最有效的投標方法,以符合各種因素的要求。

獎賞

機制設計理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啓發出以人性觀念為基礎的獎賞機制,例如通過理性化制度規管員工行為,謀求管理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間的平衡,實現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一致化。

公共財產分配

套用到香港的例子︰在景賢里(圖)的保育問題上,政府可以制度設計的模式,尋求出一個既能向物主提供誘因使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及古董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映出社會對不同文物古蹟的價值取向,並同時符合政府公共財政先後緩急條件的混合財務及政策方案。

日常生活

科大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指出,本港聯招制度,也用上機制設計理論。政府最大目標是想讓學生誠實地選擇,機制設計表明,只要給予若干誘因,最聰明的學生一定會誠實地選擇,作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

保險

赫維茨、馬斯金和邁爾森在博弈論中研究如何有效分配資源,當中涉及經濟交易過程,為業界提供寶貴參考意見。商界領導層的決策,例如保險政策如何最有效保護消費者,但又同時可避免遭消費者濫用,博弈論可給予借鏡。
諾貝爾官方網頁/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