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韓投資基金MiraeAsset宣佈以18.6億元向盈大地產(432)購入貝沙灣最後一期第6座全幢,折合樓面呎價1.25萬元。此韓資基金近年積極買賣中港股票,例如9月中增持招金礦業(1818),近日才開始獲利回吐,可見眼光唔差。
Mirae基金在全球管理逾千億美元資產,現時可投資金額20億美元中,5成會用於投資中、港房地產市場,貝沙灣是Mirae在港首項房地產投資。基金表示,購入貝沙灣物業計劃以長線出租為主,初步估計每月約有600萬元租金收益,折合年租金回報約3.8厘,同買滙控(005)所收股息回報相若,不過基金睇中的應是樓價升值潛力,租金回報只是其次。
盈大谷股價要靠起樓
事實上,在高通脹及負利率時期,豪宅價格要升兩成,肯定易過滙控升兩成見180元。照道理睇好樓價應先買地產股,不過今時今日地產股普遍已較NAV呈顯著溢價,股息率又得1至2厘,投資者棄股揀樓或會成為趨勢。抗通脹不一定要買金買銀,呢類無得收息嘅資產極其量只能抗經濟衰退。
盈大上半年來自貝沙灣售樓收益已達88億元,全年料可超過120億元,比公司市值64.5億元還要多,據年報載,除貝沙灣外,集團於北京朝陽區及中環以西的機樓重建項目都有望未來兩年推出市場,惟規模不算大。盈大售樓套現後變成現金牛,但其股價年來卻無甚升幅,皆因現金已不再是皇,要谷股價,要靠買地起樓而非售樓。
光國儲定貨等好消息
十七大開會前中央突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看來宏調風險唔細,不過國家總會有落力扶持的行業,繼之前「三農」政策扶助農業,下一個行業對象好可能係環保及水業,因經濟持續增長已令各地污染問題極受關注。環保股光大國際(257)早前雖獲大行唱好,不過升勢後繼無力,但抗跌力亦唔差,不妨儲定貨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