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弱勢,加上港股升至歷史高位,投資者關心的已從個別股份,轉而至整體市況及不同資產的投資前景。豐盛融資董事黃國英建議,留意便宜兼有前景的股份;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散戶不宜估頂。
上周六《蘋果日報》舉辦「贏盡金股滙」投資講座,吸引逾250名讀者到場,適逢香港股神李兆基在之前一日公開表示,會在恒指升至三萬點時考慮減持港股,令投資者更關心港股未來走勢,及在現市況下如何調整投資組合。
睇市勿忽略資金流向
港股升至歷史高位,後市點睇?應如何部署?
黃國英:「停止投資會影響購買力,就算恒指升到三萬點都有股份處於牛市,唔會冇嘢買。過去股票一直跑贏通脹,長遠來說一定跑贏其他資產。現在睇市同時要看資金流向加傳統分析,有人認為傳統分析失去價值,但當大家在高位投資失利時,就會返轉頭去睇傳統分析。」
麥萃才:「現在市況由資金主導,當資金衰竭,連唔應該升的股都升時,就係見頂先兆。現在恒指結構已經改變,市值五成以上是中資股,估後市頂位意思不大,由23000開始不斷有人估頂買沽輪,結果可以輸得很慘。」
那些股份仍然值得投資?
黃國英:「以幾十倍市盈率高追股票風險高,隨時要有輸三成的預備。現在入市資產調配最重要,要識分散風險,有前景又唔貴的股份唔怕買,看好的行業有資源股、建築股、海洋石油基建股,及內需香港品牌。」
孫柏文:「食品價格上漲,是內地一大隱憂,其中一大問題在於食品在運送途中腐爛,中央若決心解決食物通脹,必先提升公路網絡質素,中交建(1800)會因此而受惠。此外,中移動(941)則受惠於走入農村政策。農村收入增加,有助提升每個客戶的邊際利潤。」
麥萃才:「中移動明顯已成為內地電訊業龍頭股,相信仍有上升空間,不過最大隱憂是內地3G牌問題,頭幾年3G新投資會令該股『冇運行』。」
美元積弱反彈博唔過
內地十七大會議對市況有何影響?
麥萃才:「十七大對市況影響最大機會在食品價格、樓價及股市三方面,食品價格和樓價更有機會成為會議焦點,甚至再有調控措施出台,對內地房地產股會有影響,建議避開該類股份,若情況嚴峻,內地會繼續採取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根據過往經驗,當局『限邊瓣,死邊瓣』。」
美元疲弱,是否有博反彈機會?
何偉麟:「我們睇美元第四季會持續弱勢,年底前繼續看好澳元及歐元。」
孫柏文:「現在美元主要由亞洲、中東國家央行支持,美元跌至低位的確有反彈可能,但美元有多項利淡因素,博反彈不如揸日圓博日圓拆倉。」
吼黃金回落入市
一向鼓勵讀者買黃金的《金手指》專欄作家孫柏文說,若黃金展現70至80年代升浪,每盎斯黃金可能由目前750美元,大漲至5755美元水平。他指出,美元已跟隨美國樓市下滑,跌穿80點的美滙指數生死線;由於金銀是以美元結算,睇淡美元,反映金銀資產將會上升。不過,預計短期市場或有反彈,目前每盎斯金為750美元,投資者可考慮回落至710美元時支持位入市。
對於大市已升至29000點高位,他建議:「仍持貨嘅可繼續持貨,但要趁勢;若冇貨喺手就『算啦』,有錢喺手最好用嚟抽新股。」
資產上升樓市受惠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美國因次按風暴引發的減息,香港很大機會跟隨,令負利率情況再現,刺激資產價格上升,樓市受惠,故他建議投資者可考慮投資房地產。事實上本港工商活動頻繁,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呎租已升至一二百元;至於一般住宅樓市,不知是否負資產陰影,至今樓價亦只是97年高峯期的一半,遠落後於新加坡、倫敦、紐約等城市;但租金回報則升至5至7厘,加上未來2年供應仍有限,具投資潛力。
追蹤股市睇日圓走勢
港股位高勢危,黃國英認為,投資者可透過日圓滙價走勢,追蹤股市下跌迹象。當日圓急升,反映市場開始出現日圓套息交易(CarryTrade)平倉潮,資金開始由股票市場流走,增加股市大跌機會。3、4月港股下跌,便因日圓拆倉潮引起,故投資者應留心歐元兌日圓,或紐元兌日圓的滙價變化。
他又指,現時很多散戶投資經驗較淺,未經歷過97股災或科網股泡沫爆破,以為股票可以輕易止蝕,其實股票可以跌得很急,投資者會損失慘重。
負利率重臨薦澳元
盈豐財資市場亞洲(CMCMarkets)高級銷售經理何偉麟建議,在負利率重臨年代,可考慮投資高息貨幣,並推薦澳元,有望兌美元升穿一算。他指出,現時港元儲蓄利率只約2厘,但通脹扣除差餉優惠等特殊因素,8月份實際達2.7%,相當於負利率0.7%;隨着美國步入減息周期,今年內有機會再減息0.25厘,香港在聯滙制度下不能以加息控制通脹,負利率情況料進一步擴大。
由於澳洲經濟增長高,通脹趨向惡化,澳元有機會再加息0.25厘,澳元上周兌美元已升至100澳元兌90美元的23年新高,並有望升穿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