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人詩佛雙全的弘人一大師道: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這可能是和諧社會以至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金句。聽到不中自己胃口看法,或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嘗試從別人的背景,思想,或是苦衷,心自能澄明如鏡,照見對方可能沒有所謂錯對的立場,再而設身處地,假如你是他,你會怎樣?
莫說你是下屬,即使是上司,在所有管理哲學中,我仍然深信以德服人,才能讓以無為之治而自然讓員工自行上力釋放最高的生產力及創作力。
替別人想,不是替他着想,而是理解他何以有這樣的表現或表態,是他的頂頭上司壓下來而無權反抗或協商無效或未獲信任?是她的經驗不足或旁邊的人未有照顧到這點而誤導了她?
論斷人是很容易的,向來批評都比讚人容易,看見不順眼的就彈彈彈,但我們漸漸忘了怎樣用一種欣賞的態度去看人看事,讚人讚得有觀點有啓發,當中所需的修養與素養簡直是我們還未及水平的藝術。
先將自己想,是的,別人無理無力,你自己又是否有理有力,甚或你連別人所做的專業,你也只是門外漢的底子以懷疑論向對方發炮。
我不是在同意一些導演的牢騷,你影談彈得天花龍鳳,那有見地,你來拍吧。各有各貢獻的角色,只是論人時先念及自己做不來,也該體諒該工作有多艱難專業,商管理念之一,過份斥責痛罵,員工事後會小心得不做不錯,寬恕鼓勵往往更能令人不再重複犯錯。我想說的當然不單是辦公室內的和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