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較為進取、歐洲足協會長柏天尼較為保守的想法,兩人在足球政策上經常互相對抗,不過其中有一個觀點,是兩人都深信的,就是希望在2010年前每個國家的聯賽,出場11位球員中最多只能有5位外援,但在歐洲聯賽,由於有歐盟條例及勞工法,以上奢望在可見將來難達成。
目前各項工業、商業都在提倡全球一體化,除了足球之外,在10月尾NBA常規球賽開始前,我已有機會在廣州評述幾場火箭及公鹿的季前熱身賽,原因是球迷對於易建聯及姚明的關心,亦反映公鹿因為易建聯已順利打開中國市場;同樣效果在足球早已出現,來自世界各國的球員在不同聯賽,只要能夠踢得出色,所屬國家自然會投入較多金錢轉播有關比賽,令整個足球工業運作更加豐盛。
以上的運作模式,肯定會削弱球會對年輕球員的培養,亦因此得不到應有機會,但站在球迷角度去撫心自問,大家會緊張每星期看歐洲聯賽的精采程度,還是較緊張4年一度的世界盃、歐國盃能否更精采?這種市場主導,也就是令白禮達、柏天尼心願難以達成的原因。
丁偉傑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