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五日,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將主持中共第十七次全國黨代表大會。他曾多次承諾推動黨內民主,但這方面幾乎毫無寸進。二千多名代表將按照既定劇本,選出約二百名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委則選出新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任期五年。
有傳聞指,胡錦濤未能完全主導新一輪的人事變動。外界普遍認為,胡錦濤的接班人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將晉身新一屆的政治局常委。傳言卻指出,胡錦濤受到壓力,須提拔多一位接班人,即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
二○一二年中國最高領導人之位,預料是這兩人之爭,但中國政局發展從來難料。一九八七年的十三大,趙紫陽獲確認成為鄧小平選定的接班人,兩年後,他卻因為天安門事件被軟禁在家,直至○五年逝世為止。
表面看來,胡錦濤、習近平和李克強的政策主張沒有甚麼分別,但他們可能代表不同派系。坊間傳聞指習近平與江澤民關係密切,而江澤民在政壇仍然有幕後影響力。
中國媒體近來有不少關於習近平和李克強的報道。李克強的主要政績是指揮建造了大量廉價住房,解決了存在多年的棚戶問題。習近平則是今年三月才接替被控貪污的陳良宇,出任上海市委書記;他接任後較為人矚目的事件,是全球第三高建築物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進行平頂儀式。習近平也是中共元老習仲勛的兒子。這批「太子黨」正迅速崛起。
若兩人均晉身政治局常委,中國政治將再次蒙上不確定的面紗。九二年,胡錦濤成為政治局常委,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江澤民的接班人(雖然他是鄧小平挑選的)。多年來,黨內自由派建議總書記一職應引入競爭,能者居之。不過,胡錦濤並不想以選舉產生其接班人。總書記寶座花落誰家,看來會是黨內各派系協調的結果。
最近,曾任毛澤東秘書的李銳在報刊撰文指出,中共若不落實民主,便會危機叢生。胡錦濤卻似乎害怕相反的情況出現:推行政治改革,將會掀起一浪接一浪的示威。即使一些較謹慎的建議,例如每年召開一次黨大會,限制有官銜代表人數,減少黨代表數目以促進認真辯論等,他也似乎不感興趣。今年的黨代表數目比○二年還要多一百人,因此,迎接胡錦濤的將是更響亮的掌聲。
TheEconomistNewspaperLimited,Londo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