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由的生氣。
在快餐店下午茶,着收銀的女孩:「茶少奶」。她是個新人,長得不錯,還斯文有禮──但她在單子上寫這兩個字,都是錯字:「少」寫成「小」,而那個「奶」字,竟是「女」加「及」。
如果是茶餐廳的金毛強,他們貪快也貪方便,全用術語,「T小乃」、「○T」、「○7」、「央」……慣了。如果收銀機一按掣便打上「少奶」,那也沒問題。
但這位女孩,是很認真地,一筆一劃手寫二字,最普通的,連小學生也懂的字。她身旁有指導的經理,也不點醒一下。我忍不住告訴她正字。她竟恍然大悟:「吓?『奶』字沒一撇的嗎?」可見已習非成是了。
氣人的是,由電腦及高科技產品「一手帶大」的年輕人,漸漸也變成機械人,愈來愈不識字,寫不好字,也愈來愈不懂發音。無綫《東張西望》中有個語常會全力支持的《謝絕懶音》環節,便是我們天天聽到但無人指正的礙耳懶音。雖然導師列舉的韻尾、韻母、注音符號之類根本沒有觀眾看得明,但讀音馬上得到指點、改善,也是電視台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