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場 - 陶傑

不在場 - 陶傑

遊行忽然釀成「恤髮風波」,因為一句充滿頭巾氣的廢話,叫做「放下身段」。
這位女主角,她本來是布政司,參加一個小小的立法會港島區選舉,已經放下了所謂身段了。什麼遊行不遊行,有沒有想過,其實她不必參加?
就像蜂后,是不必跟工蜂一樣堆湧到前線的,反而其他工蜂,應該簇擁着蜂后,讓她在安全的核心。
即使一場戰爭,也有各司其職的時候。蔣宋美齡在戰時,是委員長夫人,一直留在後方,領導婦女為國軍縫紉軍服。蔣夫人出身望族,美國衞斯理女子學院高材生,你叫她「放下身段」,戰爭時期,她在重慶跟婦女、志願工作者、傷兵一起生活,新聞圖片發布全國,成為抗日士氣的象徵,這就已經足夠的「放下身段」了,沒有人要求蔣夫人也拿起步鎗,參加國軍,在長沙會戰的時候,親自扔手榴彈炸死幾個日軍,這才叫與全民共甘苦。
太平洋戰爭之後,蔣夫人訪問美國,隨飛機還帶了好多箱旗袍和牀單,未免奢華太過,但即使如此,貴為第一夫人,在那個時刻,也要顧上一點點中國式的面子,美國人看見了,皺了皺眉頭,但由於蔣夫人在國會演說,魅力四射,議員站起來鼓掌十分鐘,在這歷史的一刻,蔣夫人就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
所謂放下身段,是中國式泛道德的概念:「是恤髮重要,還是遊行重要?」但有沒有想過,其實她根本不必參加遊行?人不必到場,天威常在,敵人感到懾服,這才是真正的領袖,就像昂山素姬,不必亮相,和尚上街,軍政府最怕的是不在場的這個女人。
金庸的小說時時有這種場面:幾個角色,圍在一起,大家談另一個不在場的人物。《笑傲江湖》裏,福威鏢局的林震南談論嵩山派的劉正風,到了嵩山,劉正風出場,幾派高手,又在談論岳不群和令狐沖。人物不在場,別人在背後說他的行為,這個人就有一股音容宛在的氣勢。所以英國的社交場合,一經介紹向對方說:「久聞大名了」(I'veheardsomuchaboutyou),是一種含蓄的恭維。《笑傲江湖》的高手,一個挨一個,都先由別人談論出一股聲威,這就叫做布局。
爭取民主,不是罪惡;不識人情世故之蠢才是罪惡。好好的一張王牌,禁不得幾番折騰自亂陣腳,民主畢竟不是一群內鬥成性的人玩得來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