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呔一向識時務,知道世界上絕大多數財富及權力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所以連任後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以富者愈富為目標,竭力討好他的米飯班主。老、弱、貧、病者要有好日子過,需自尋出路。
老人:一年250蚊睇私家醫生?這是看一次傷風拿四日藥的價錢,而且得等到七十歲以後才有資格享受。怕只怕老人未等到七十歲已經病死了,剩下的那些天生天養,命硬,就醫需求不大,可惜不能用醫療券換燒鵝髀。前不久有單新聞,一位被停發綜援的老人,餐風露宿一段日子後,福至心靈,想出持刀打劫的好辦法,博坐監食安樂茶飯。既然越南囚犯、大陸囚犯在香港監獄可以享受免費醫療、食宿、運動、娛樂,香港老人絕對有資格分一杯羮。而且,獨居老人缺乏社交,久而久之亦會形成心理疾病,不但增加醫療開支,還增添社會不安定因素,坐監可結識各式囚犯,怎麼說都是擴闊社交的好機會。低收入人士:表面看來就業人數增加了,事實上絕大部分低學歷低技術人員收入僅限於「吊命」,面對高通脹,前景一片茫然。他們沒有辦法規劃未來,要享受煲呔的十二年免費教育,需重新投胎。為消除隔代貧窮,當務之急是男的結紮,女的絕育,沒有下一代,自然沒有代代相傳的命運。
中產階級:看不到普選前景,亦無信心生育下一代,煲呔的「抱三造人」大計可交由花心公屋男人完成,他們無錢離婚再娶,不妨北上偷歡,生下孩子後走佬,亁手淨腳。那些孩子,由大陸棄婦帶來香港,往街頭一棄了之。瞧,一晌貪歡,誰都不必承擔責任,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