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處理六萬家禽<br>中央屠宰可增活雞入口

每日處理六萬家禽
中央屠宰可增活雞入口

【本報訊】政府將於明年初就本港首個中央家禽屠宰場進行招標,最快於2011年投產。食物及衞生局表示,中央屠宰場每日最多可以屠宰6萬隻活家禽,現時每日有4萬隻活雞供應市面,包括本地及內地,其中內地活雞約佔2萬隻,故不排除日後有增加內地活雞供港的空間。有家禽業界表示,雞隻數量增加,雞價會下降,市民農曆新年等節日就不需捱貴雞。 記者:陳沛冰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卓永興向本報表示,為防止街市囤積雞隻,增加爆發禽流感風險,現時限制內地進口活雞每日最多2萬隻;本地活雞總飼養量最多約180萬隻,每日供應市場約2萬隻。實施中央屠宰後,內地活雞抵港後即被屠宰,在中央屠宰場每日最多能屠宰6萬隻活家禽的情況下,內地供港活雞數量有增加空間。

本地雞價料下調

食物安全專員陳漢儀表示,食物安全中心今年夏天與衞生署進行研究後證實,雞隻屠宰後存放及貨車運送途中,如果都保持在攝氏7度或以下,總細菌含量維持在低水平,雞隻可製成「鮮宰雞」。
卓永興表示,鮮宰雞肉質與現時街市新鮮劏的雞隻相若,不少市民買雞回家後,也會先放入雪櫃;鮮宰雞不像急凍至攝氏零至4度的「冰鮮雞」肉質收縮及變硬。日後街市雞檔只需加設兩個溫度不同的雪櫃,便可同時售賣冰鮮及鮮宰雞。
食物及衞生局長周一嶽昨日在立法會表示,實施中央屠宰場後,相信本地活雞飼養量「唔係話唔可以增加」。
港九新界家禽批發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表示,實施中央屠宰後政府不需再限制雞隻供應量,雞隻不經批發市場,雞價料會下調,但鮮宰雞的肉質及口感一定不及街市新鮮劏的雞隻。因應內地及本地雞均要在港中央屠宰,本地雞的價格料會下調,相信農場沒興趣增加飼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