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年我離開南洋乘船回台灣升學,那兩本書我送給我的英文家教老師留念。兩本都是吉卜林RudyardKipling的名著,叢林故事和叢林故事續篇,一八九四和一八九五年的版本,藍色布面壓金蛇金字,倫敦麥米倫出版。是老師規定我讀也指導我讀的課外讀物,開明書店的老闆替我在倉庫裏找出來的私家珍藏老書,老師一看大喜,說是初版,非常難得。我才十幾歲不懂事,不在意初版不初版,只在意老師那張驚訝的笑臉。旅英時期我好幾次在舊書店裏看到那種初版的《TheJungleBook》和《TheSecondJungleBook》,老得有點褪色也有點殘破,標價都幾十英鎊。去年倫敦蘇富比古籍拍賣圖錄上也有這兩本書,估價一千到一千五百英鎊,成交價也許還要貴幾倍。四十幾年前倚裝話別的情景歷歷難忘,老師作古也三十多年了,書中養大Mowgli的狼一定老了,教育他的熊和黑豹一定也老了。
吉卜林一八六五年出生在印度孟買,父親是插圖畫家,是拉合爾博物館館長,影響吉卜林的寫作生涯甚深,連他作品裏的大英帝國擴張心態聽說也是父親的家教。英國第一位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他,那年是一九○七,老報刊上有些文章譴責他是帝國主義侵略無辜的幫兇,是只會歌頌帝國的詩人,一生名望起起落落,毀譽參半。ChristopherMorley說他寫的是榴彈炮的故事,骨子裏是緬懷珍.奧斯汀的深情禮讚。GeorgeOrwell說他十三歲崇拜吉卜林,十七歲討厭吉卜林,二十歲喜歡讀吉卜林,二十五歲鄙視吉卜林,如今禁不住又佩服吉卜林:"IworshippedKiplingat13,loathedhimat17,enjoyedhimat20,despisedhimat25,andnowagainratheradmirehim."
七十年代英倫有個專心收集吉卜林作品的英國測量師告訴我說,舊書市場上Anglo-Indiannovel這個類別的舊書,吉卜林長銷不衰;生前長住印度的英國老法官老學者SirWilliamJones的印度文學譯著也搶手,五、六十年代賣四十英鎊的七十年代已經漲價漲到兩百五十英鎊了;再下來是刊登許多評論印度文章的兩種期刊,《EdinburghReview》和《QuarterlyReview》,懂行的藏書家專找某幾期的某幾篇專論,連影印本都值錢。印度離我向來很遠,為了徐志摩為了林徽因我只讀過一些泰戈爾的詩集。
十九世紀寫印度的英國書那時候的確還有市場。C.R.Markham那部《MajorJamesRennellandtheRiseofModernGeography》一八九五年初版,那位測量師找了兩年才找到一本。陸軍元帥SirFrederickSleighRoberts一八九七年初版的《FortyOneYearsinIndia》我僥倖找到一本,讀不到幾十頁威爾遜出五倍價錢要我轉賣給他應急,我賣了,連着大半個月的午飯都吃得很豐盛!研究喜馬拉雅山建築的老書舊書店書架上擺出一本賣一本;還有研究古老印度黑道詞彙的專書也成了孤本奇貨。印度反英暴動IndianMutiny的專書聽說五、六十年代熱賣,七十年代冷下來了。十九世紀附彩色插圖的書那幾年依然是藏書界自成類別的搜獵對象,《OrientalFieldSports》、《TheSiegeofRangoon》、《VoyagetoIndia》大開本小開本都好賣,克里斯說這些書給他帶來好多好多醇酒和玫瑰的日子:「買賣這些書讓我擁有了很小一幅J.W.Waterhouse的油畫!」
我逛倫敦舊書店的那些年,不少認識和不認識的書痴都在搜集維多利亞末期三位作家的書,舊書商都說那是三欵閱讀品味的寫照:王爾德的戲劇《TheImportanceofBeingEarnest》和《AnIdealHusband》醒世的警句與不老的雋語顛倒眾生;蕭伯納鞭策社會揶揄偽善的筆鋒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讀了都會從快樂變得不快樂也會從不快樂變得快樂,他的簽名本多貴都有人要;吉卜林的作品儘管抹不掉帝國主義的月色沙文主義的晨曦,他畢竟是迷人的說故事的人,初版渴市,套裝紅火,一八八一年那本少作《SchoolboyLyrics》一炒炒到兩千英鎊!「這裏頭還藏着個祕密,」那個潦倒的印度油畫家悄悄告訴我說,「吉卜林的詩作〈FromSeatoSea〉裏"thewhiteman'sburden"的理念像一雙靈巧的手輕輕按摩白種人內心深處的優越意識:把文明帶給落後民族是白種人的重任,連殖民行為都是基督徒的義務!」
油畫家四十出頭,高高瘦瘦濃髮濃鬚十足晒黑了的年輕高爾基,常在克里斯的舊書店裏等克里斯請他吃三明治,聽說他們在孟買認識,老朋友了,十幾二十英鎊一幅信紙大小的小油畫都是克里斯替他找顧客光顧,我也買過一幅,畫泰戈爾半身像,功力不淺。他說他爺爺買過兩張吉卜林父親畫的銅版畫,留到他這一代賣掉了:「也賣不了多少錢,」他抱怨說。「橫豎我討厭他們一家人保皇;其實他畫得真的很不錯。」我後來買到的《叢林故事續篇》是一九六○年倫敦麥米倫皮面精裝本,老吉卜林J.LockwoodKipling裝飾全書,每篇起首字母都畫了人物動物叢林小畫,篇首篇尾也畫書中情節,全是黑白工筆銅版畫,太漂亮了。吉卜林的小開本《SoldiersThree》我見過插圖本忘了是誰畫的,遠遠沒有老吉卜林畫得好,我書房裏那本淺色皮裝封面沒有插圖反而雅緻。其實吉卜林最好的作品是《Kim》,在英倫跟隨劉殿爵教授讀書的時候他也說好。我還在找一部皮裝的《吉姆》做收藏本,要慢慢碰運氣,急不了。記得少年時代那位英文家教老師有一本,讀了幾十年把書都讀老了,真皮封面泛起一層照人的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