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說文革是民主發展到極端的案例,不論是一度力挺文革的李怡,抑或是曾捲入文革波瀾的羅海星都認為這番言論正正反映他無知識,對文革理解完全錯誤;羅海星甚至質疑曾蔭權是為了順從中央,有心搞錯。但不管出於甚麼原因,羅海星的結論都是:香港人今日爭普選有甚麼不妥?請勿偷換概念。
李怡在文革初期創辦《七十年代》月刊,在編務中經常為文革護短,其後才覺醒過來。他昨日表示,曾蔭權的言論反映他無知識,亦可能是受到中方影響。他強調民主運動應該由下而上,但文化大革命卻是由毛澤東號召紅衞兵作反,進行權力鬥爭。「民主應建基喺法律制度之下,香港有完善嘅法治制度,根本冇可能出現極端嘅民主運動。」
前《新晚報》總編輯及《大公報》副總編輯羅孚的兒子羅海星,文革爆發那年才17歲,在廣州的外國語學院讀書,曾當上紅衞兵,不上課,搞鬥爭。羅海星批評:「曾蔭權對文革嘅理解完全錯晒。」
「我唔覺香港會有極端民主,文革亦都唔係一場人民自發嘅民主運動,曾蔭權將白講成黑,將黑講成白,咁樣唔啱。」他質疑曾蔭權「有心搞錯」,他說:「曾蔭權想順從中央,講和諧,香港人爭取普選,中央覺得最好唔好搞,所以佢有心搞錯。」
文革2000萬人喪命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友漁在文革發生時正準備升讀大學,這名文革研究專家表示,文革是高度極權、高度專制下的假民主,不是人民掌權。這個結論,連官方都承認了。曾蔭權如果將文革與民主混為一談,說明他對文革不了解,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的影響。
文革是由已故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1966年發起、以鞏固自己在共產黨內領導地位的政治運動,歷時10載。毛澤東利用紅衞兵及以其妻江清為首的「四人幫」,整肅黨內外異己,運動席捲全國,對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造成嚴重破壞。已故中共元老葉劍英曾表示,文革死了2,000萬人、整了1億人、浪費了8,000億人民幣。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