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在電台突發表「民主文革論」,令人相當驚奇。雖然由特首辦聲明「澄清」,其效應恐怕不但難以驅除,更會成為曾蔭權政治生涯的污點。
所謂「文化大革命」,絕對不是民主「發展到極端」的結果。剛剛相反,而是獨裁「發酵到極致」的結果。在「文化大革命」的中國,沒有一個在野的政黨,除毛澤東之外,沒有任何「候選人」。毛澤東的政敵劉少奇,在紅衞兵的大批判之下沒有任何說一句話自辯的權利,全國跟隨遭受暴力揪鬥的學者、作家、畫家也沒有。
所謂「文革」,不是曾蔭權所說的「人民掌握一切,政府無法管治」,而是「暴君掌握一切,人民不能說話」。毛澤東一人就是「政府」,他要劉少奇死,劉少奇就死了,他要發動「批林批孔批周公」,周恩來就遭殃,毛澤東這個「政府」,如何「無法管治」?「文革」時代,曾蔭權有幸在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做官,當了沙田專員,否則如果這句話在「文革」的大陸私下說出口,遭到揭發,不槍斃也要勞改。
所謂「文化大革命」的「政府」,是一個「中央文革小組」,以江青為骨幹,其餘皆是極左派人物,聽命於一人,不是由七億人民以自由意志票選出來的管治機構。
所謂「人民掌握一切」,只是狂熱效忠的「紅衞兵」受毛澤東的極端思想洗腦之下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使「紅衞兵」是所謂「人民」,他們也無法自我主宰命運,因為毛澤東利用「紅衞兵」摧毀劉少奇和鄧小平在各地的「走資派」當權者,「紅衞兵」即兔死狗烹,一聲令下,紛紛下放到邊疆和農場。「紅衞兵」的組織部「五一六兵團」,即被打成「反革命」,成為時代的犧牲品,他們之中有政治背景者,今日則成為貪官。
香港有許多上了年紀的大陸新移民,曾特首下次巡區的時候,大可以「貼近群眾」,向新移民詢問「文革」的國情真相。
曾特首何以出此莫名其妙的言論?可能受到「不到台灣,還不知道文革還在搞」這句大陸「笑話」的迷惑。中國政府指台灣的民主是「文革」:人民時時示威遊行,民進黨政府更改國民黨文化色彩的舊地名。指台灣民主為「文革」,是偷換概念:「文革」以毛澤東的神化為根本,台灣的李登輝和陳水扁,不但沒有推動個人崇拜,而且可以任意為傳媒公眾辱罵,不以為忤。「文革」爆發各地武鬥,並無一個民選的「國會」制止,台灣至少還有一個立法院,大小政策,俱由藍綠兩營投票決定。中國的「文革」,科技專家、學者和藝術家關押、迫瘋、迫死,學校停課,全國不事生產,但台灣的教育和產業運作如常,新竹科學園的高科技產品仍然行銷國際,支持國民黨的學者教授,還在各自的學術和研究崗位,只因為大陸市場開放,許多實業搬到大陸,經濟日漸掏空,並不是因為台灣人民主票選總統的結果,香港沒有普選,廠家一樣北遷,不因為政治,而是市場經濟。
中國的「文革」是毛澤東由「大躍進」和「反右」之後步步走上獨裁之後的惡夢,是中華民族繼承帝皇統治基因,而又在獨裁者個人崇拜極度恐怖下心理扭曲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悲劇。六十年代的中國,毛澤東和江青一派,主張不斷「革命」;劉少奇、鄧小平、周恩來一派,主張經濟建設,兩派的主張,如果當時可以像台灣一樣票選公投,劉少奇像今日的馬英九一樣,也可以有拉票和演說的機會,又怎會有「文革」?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民主成熟的文明國家,何嘗發生過「文革」這等愚昧殘暴的浩劫?
這一切都不是甚麼深奧的道理,而是常識。香港的特首有此認知的謬誤,因為中國至今尚未為「文革」的極權基因根本清毒。曾蔭權先生聲稱要推行「國民教育」,如果想彌補這次失言,壞事變好事,如果有足夠的師資,不妨以在全港中學引介「文革十年史」的教育始,進而介紹學生研讀朱元璋的帝皇性格、明清的文字獄、旁及列寧的暴力革命,史太林三十年代的血腥清洗,這就是「國民教育」結合中國歷史文化通識的第一步,行政管理是曾蔭權的強項,中國現代政治的現實,顯然非其所長,國民教育以此為起點,特區高官也更了解人情世故,不知曾特首有沒此勇氣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