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國智:見山說山<br>見山非山 見山仍是山

畢國智:見山說山
見山非山 見山仍是山

風瀟瀟,雨淅淅,隆隆鼓聲揚進8千人心裏。兩個月前,瑞士下了場暴風雨,一個戶外廣場卻依舊擠滿人,廣場上播放的電影吸引,片中的鼓聲震動人心。說的,是電影《戰.鼓》在盧卡諾首映之情景。去年憑母親凌波愛吃的《海南雞飯》獲金像獎新晉導演的畢國智,今次憑鼓寄禪意,鼓聲越洋遍歐洲,他卻說鼓非鼓,與他一席話,更覺《戰.鼓》戲非戲,禪得來「鼓」舞人心。

記者:馮冠芝
攝影:周旭文

戰是戰 鼓是鼓

今次《戰.鼓》講房祖名演的Sid因搶了黑幫大佬的女友,繼而逃亡台灣深山之中,巧遇「禪鼓山人」,Sid受鼓聲吸引隨他們於山上修行學鼓,悟出禪理。片中指打鼓分3個階段,第1個最直接:鼓是鼓!戲外如是,片中的「禪鼓山人」真有其人,原是大名鼎鼎的台灣禪鼓藝術團「優人神鼓」。團員首次參與電影拍攝,緣於7年前導演畢國智的一次心動,「00年我看了『優人神鼓』,鼓聲把我的靈魂震散,看的那刻我在想存在的意義。」然後,畢國智親上山,用7年了解他們並拍成電影,在滿是禪意的片子道出的「戰」並非殺戮血腥,戰是戰勝自己,鼓是真正表演,直接易懂,是為第1階段。

鼓非鼓 戲非戲

打鼓第2階段是「鼓非鼓」。畢國智說:「以前見山說山,人大了會知道山有石、泥,不是片面說山是山即可。」所以,戲非戲,在於導演早在「優人神鼓」中找到真實版Sid。「首看『優人神鼓』震驚之外,亦暗忖團中一定無港人!港人那受得了苦修生活!」豈料詳問下竟然有!畢國智想像到當中的矛盾,Sid便誕生。「電影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前提是要讓人信!祖名要打鼓就要先跟團員行山路撿石仔,日練4小時,最初他不慣得致電李心潔喊救命!但幾星期後他開始像了。」片中的Sid剃頭,祖名鬧彆扭花6小時才完成,畢國智說因他放不低,至剃頭後感覺他真有所悟,氣質也不同了!「但現在長回頭髮,可能又回復原狀!」畢國智笑道。禪意能感染現實的演員與導演,戲已非戲。

■畢國智(右)與祖名遠赴瑞士參與首映,電影則今日在港上映。

戲是戲 父是父

「到了打鼓的第3階段,再成長,看透了,再蘊含甚麼也好,山還是山。」畢國智一句,記者當頭棒喝!戲還是戲!說戲還是離不開票房拿獎項,《海南雞飯》令畢國智添上新晉導演的光環,他會否借《戰.鼓》再戰最佳導演?「我不敢呀!金像獎年年都是給大哥輩,幾時輪到我!」是不敢不是不想!山上人與世無爭,但畢國智都無跟團員打過鼓,果然還是有野心的,不敢爭獎,便看票房,「因為《海南雞飯》,我拍此片的確有票房壓力!但此片在歐洲幾乎賣晒,我已滿足了!外國獎嘛,連姜文也鬥不過李安,我絕對無可能啦!」說得謙虛,此片在盧卡諾國際影展中,成為「觀眾最喜愛的劇情片」第1位,與《海南雞飯》相比,毫不遜色。
畢國智其實跟房祖名有點像,房祖名憑手執毛語錄擺脫武星之子。畢國智,憑母親凌波愛吃的海南雞飯先聲奪人。今次鼓聲中亦述父子情,是否對其影星父親金漢的感情投射?「片中Sid的爸爸(梁家輝飾)是一個傳統爸爸,為顧全大局,一定會先幫外人。Sid故意搶他人的女友,就是想試試他惹了禍,同為黑幫大佬的父親會否幫他。而我爸爸,也確是一個傳統爸爸,Sid做的一切,可能存在於我的潛意識中吧!」人們常說名人之子路較易走,但若要脫離父母星光,其實更難。父是父,沒得改,戲還是戲,但畢國智與房祖名能借此走出自己的路,第3階段與第1階段,相異於此。

■禪味電影猛人如雲:新晉導演畢國智(中)、影后李心潔外、配樂的李垂誼(左)是首位華人奪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賽冠軍。

■片中除心潔、祖名及飾嵐姐的演員外,團員全部「真材實料」。

■梁家輝演傳統爸爸,或多或少是畢國智對其父金漢的投射。

■跟超儀也是名人之後,畢國智覺得他們活像在同一塊布剪出來般。

■畢國智要房祖名跟足團員在山上苦練,行山路也是禪修之一。

■拍攝地為台東深山,美指參考擁有一座山的優人神鼓木柵老泉訓練場,仿造房舍。

■片中Sid本是反叛青年,Band鼓跟禪鼓,後因禪打有所領悟並修復父子關係。

■畢國智是影星金漢與凌波之子。同時是演員、配樂、導演。

■《海南雞飯》是畢國智初次獨自執導的長片,其父母亦有到場打氣。

■98年,畢國智為《去年煙花特別多》配樂,並入圍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

■98年跟陳輝合作執導《無問旅程》入選99年柏林影展。

■06年畢國智憑《海南雞飯》奪金像獎新晉導演。

心潔演團員 在山上團圓

畢國智要觀眾信,所以演團員紅豆的李心潔,亦要化身團員。雖然她不用跟祖名般練4小時,但為求逼真,李心潔是瘋了般練鼓:「我食飯打枱、坐車打椅背、睡覺打床,打到連房祖名也受我影響,勤力練鼓。」片中所見,李心潔確實打得熟練,就連山中生活,她亦應付自如,「因我在鄉村長大,這次在山上拍片就像回家般,沒有不適應。」

■李心潔為融入優人神鼓,忘我練鼓。

紅爆李垂誼 處男配樂

最近,處處見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他的弦拉至電影界,《戰.鼓》除了鼓聲,亦以他的大提琴作配樂。畢國智說鼓聲像心跳,震散觀眾靈魂,要夠低沉得像人說話聲的大提琴把人拉回來。李垂誼首次為電影配樂,覺得自己有點像演員。「借曲表述電影情節再調節琴音所表達的情緒,以大提琴講故事,十分有趣。」

■李垂誼以大提琴將觀眾散亂的靈魂拉回現實。

優人神鼓 打到香港!

「優人」即「表演的人」。看了《戰.鼓》愛上「優人神鼓」,其由藝術總監劉若瑀創立於1988年,就在台北近郊木柵老泉山上,成員每日的嚴苛操練包含武術、靜心、擊鼓和太極,追求「道藝合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盧昂藝術節、莫斯科契可夫戲劇節等都力邀演出。連龍應台都說:「優人神鼓是台灣最值得推薦的表演團體。」無獨有偶,他們將來港表演,單是看電影時,每下鼓聲都震懾人心,現場演繹加上免費入場,想不怦然心動都難!

「優人神鼓」之《勇者之劍》
日期:11月13、14日(8pm)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音樂廳
票價:免費*(有興趣人士可由10月19日起致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25887980索取入場門券。數量有限,派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