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低標準稅率利得稅 基層冇着數<br>特首謝票明益富人

調低標準稅率利得稅 基層冇着數
特首謝票明益富人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發表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題為「香港新方向」,當中的扶貧措施和長者福利被批評為孤寒和刻薄,但打工皇帝和財團將因政府調低薪俸稅標準稅率和利得稅而受惠。有學者認為,曾蔭權的「新方向」其實是貫徹向工商界傾斜的管治方針。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更形容,這是一份「謝票」的施政報告,因特首選舉委員會成員中,不少是財團和高收入的專業人士,「普羅市民要分享繁榮成果,惟有普選。」 記者:陳沛敏 白琳

曾蔭權昨日宣讀第三屆特區政府未來五年的施政藍圖,2.3萬字的篇幅較去年的施政報告多了1萬字。他表示,由於政府收入較預期理想,為履行競選時的減稅承諾,將削減08/09年度薪俸稅標準稅率至15%;利得稅削減一個百分點至16.5%,政府收入因此每年分別減少約10億元及40億元。稅率調低後,按標準稅率交稅人數將由6,000人增至21,000人,利得稅減免則有7萬多個法團納稅人受惠。

寬免差餉政府少收26億

稅務局指出,調低薪俸稅標準稅率後,單身人士年入息1,375,000元將需按標準稅率繳稅,平均每人每年節省稅款約3萬多元。
曾蔭權又宣布寬免市民最後一季差餉,每戶上限5,000元,政府因此少收26億元。不過,基層一直爭取增加長者生果金,以及加大扶貧力度等措施,施政報告卻沒有觸及,只提出為長者發放每人每年合共250元的醫療券等福利,被社會福利界人士形容為「施捨」。
對於當選後即提早在財政預算案前公佈減稅措施,是否為「回饋」打工皇帝及財團,曾蔭權在記者會強調,差餉和利得稅的寬減惠及全港市民,「唔係為一個人、兩個人,一個財團、兩個財團嘅事。」他補充,財政司司長編寫財政預算案時,將跟進調整其他稅階。晚上他會見傳媒高層時進一步解釋,按現時經濟狀況,五年任期內應不會加稅,並預計年底財政儲備將達4,000億元。
對於記者質疑他是否「為還人情債」,曾蔭權說,金融風暴及沙士疫潮期間市民犧牲很多,「政府欠下香港人好多債」,重申措施惠及所有市民,並非討好大財團。扶貧及扶老方面,他指生果金是對老人家表示尊重,針對他們的需要提出的其他措施,比「一刀切」提高生果金更佳,扶貧則應助人自助。
不過,公民黨批評施政報告的減稅建議受益人少,扶貧力度又不足。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也認為,曾蔭權沒有處理本港稅基狹窄的問題。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出,政府一方面承認面對稅基狹窄的問題,一方面寬減利得稅,令人感到奇怪;特區政府向來側重工商界利益,今次削減利得稅明顯有利工商界,但未必與特首選舉直接有關,「李嘉誠就算唔係選委,都好大影響力。」

「以富為本,餅碎濟民」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則批評,特首經常強調「以民為本」,其實是「以富為本,餅碎濟民」,施政報告惠及普羅大眾的措施不多,但800名特首選委中不少是財團和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因調減利得稅和薪俸稅標準稅率受惠,「完全係選票嘅力量,為咗謝票。」
即將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認為,施政報告只重硬件建設,對軟件的關注不足。另一名參選人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卻稱讚施政報告「內容豐富和全面,高瞻遠矚」。

07/08年度施政報告重點

減稅/減差餉
‧08/09年度薪俸稅標準稅率減至15%;公司利得稅減至16.5%
‧寬免07/08年度最後一季差餉

扶老/醫療
‧向70歲及以上長者每人每年派發5張醫療券,每張50元,光顧私營醫療服務
‧向天水圍北私家醫生購買醫療服務,區內特定普通科門診病人可轉到私家醫生求診
‧本年底前發表醫療融資報告,建議引入如醫療儲蓄及醫療保險

扶貧
‧落實扶貧委員會已公佈建議,如放寬綜援計劃豁免計算入息安排、成立兒童發展基金等

教育
‧推行12年免費教育,08/09學年起高中免學費,每年少收10至12億元
‧09/10學年逐步推行小班教學,初期每年額外支出12億元
‧撥三幅地建國際學校

保育
‧涉及歷史文物建築的公共工程須進行文物影響評估
‧讓非政府機構參與活化歷史建築物

就業
‧若工資保障運動效果未如理想,會為保安員及清潔工人立法制訂最低工資
‧擴大再培訓計劃,加強青少年就業培訓

基建
‧任內推動十大基建,包括地鐵南港島線、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開發河套等

金融
‧發行伊斯蘭債券

環保
‧降低發展密度,減少屏風樓
‧立法規定停車熄匙
‧政府牽頭推行減排運動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多個團體昨天在立法會外請願,希望施政報告照顧低下階層需要,縮窄貧富懸殊,曾蔭權最終只向有錢人派糖,請願人士失望而回。
李家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