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景賢里效應重現<br>古諮會促重新釐定保育政策

憂景賢里效應重現
古諮會促重新釐定保育政策

【本報訊】景賢里業主承諾不花公帑一分一毫,自費復修這幢已70歲的暫定古蹟,但有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指出,擁有一、二或三級歷史建築的業主,原來毋須得到政府批准,便可改動建築物內非結構性的建築,擔心一些富歷史性建築物會像景賢里般被摧殘,要求政府重新釐定保育政策,以防再出現類似景賢里事件。
古物諮詢委員會昨舉行會議,討論景賢里、衙前圍村及灣仔街市最新情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景賢里內的琉璃瓦頂、仿中式宮廷風格裝飾物等已損毀,但整體結構及間隔仍完好。
景賢里暫告一段落,但破壞歷史建築物事件可能接踵而來。委員會成員林雲峯表示,現行保育歷史建築物的法例存在極大漏洞,如被列為一、二或三級歷史建築物,業主只要不損毀結構性建築,便可像景賢里般進行「維修」。他指,政府要重新釐定保育政策,規定這些業主維修前要通知政府,由政府審批後才能進行維修。另一成員吳祖南指,政府不能向景賢里業主付復修費,擔心此例一開會令更多業主破壞歷史建築物,等政府付費「整番靚間屋」。

景賢里業主自費復修

康文署副署長鍾嶺海稱,若維修工程不涉結構性建築,業主是毋須通知屋宇署,承認現階段是無法阻止類似景賢里事件再發生,但承諾研究如何堵塞漏洞。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說,歡迎景賢里業主提出自費復修方案,古物古蹟辦事處會邀請本港及內地專家,就如何復修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