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146年歷史的法定古蹟荷李活道中區警署建築群,五年後變身為集古物建築、文化藝術及旅遊消閒的香港新地標。馬會計劃豪花18億元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除保存原貌外,又加建一座高逾160米竹棚形的文化藝術大樓,但活化後新建築群的商用面積卻高達54%。政府原則上接納計劃,關注保育人士批評政府黑箱作業,容許馬會在古蹟群中加建龐然大物。記者盧文烈
馬會主席陳祖澤與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舉行記者會說,馬會委託設計北京鳥巢奧運場館的著名瑞士建築師行赫佐格和德默隆(Herzog&deMeuron),花兩年設計了以新舊融合的保育計劃,最大特色是在監獄的空地上,建造一幢竹棚形的透明文化藝術大樓。
租金收入養活建築群
文化藝術大樓外觀仿效香港特色的竹棚,在160米高點設瞭望台,市民可俯瞰香港夜景,棚樓有樓面用途的地方高80至90米,內有500座位劇院、500座位表演廳、370方米多用途室、100方米畫廊、70座位及80座位戲院,以及大型餐館及零售店鋪。橫貫建築群會建通道連接蘭桂坊及蘇豪區。
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饒恩培說,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獄17幢已列為法定古蹟的建築物不會拆,年資較短的「F倉」也計劃保留。
活化後,新建築群會有54%面積作餐飲及商舖,46%作文化藝術。監獄建築物會展覽香港監獄及警隊的歷史。
政府會與馬會訂立租約,馬會則以租金收入養活建築群,估計首三年會虧3,000萬元,馬會包底,之後可自負盈虧。
若盈餘會用作其他保育計劃。馬會未來6個月進行公眾諮詢,預計09年動工,2011年9月完成首期,2012年全部竣工。陳祖澤形容這項目是馬會作為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送給市民的禮物,希望成為香港新地標。
林鄭月娥說,樓宇高度等有待城規會審批,現時香港急需進行一兩項令人振奮的保育工作,她又認為活化與商業化並無牴觸。
保育人士轟黑箱作業
關注保育人士對計劃彈多於讚。保護古蹟行動昨前往中區警署建築群抗議,召集人甘乃威不滿政府黑箱作業,「何東家族幾年前話出五億保育中區警署建築群,當時政府問點解要畀佢搞,咁點解你哋今次喺無聲無息下又畀馬會搞。」最離譜是在建築群中興建一座龐然巨物,「咁起法一定有屏風效應啦。」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林雲峰認同這種新舊交融活化模式,但建築物商業及文化用途最好各佔一半。
中區警署保育建設計劃
《現有歷史建築物》
‧庭園可辦活動
‧多媒體園地(電腦店、書店)
‧藝廊
‧零售店舖
‧文化場地
《160米高竹棚形新建築》
‧500座位劇院
‧500座位表演廳
‧兩個藝術影院(70及80座位)
‧370方米多用途禮堂
‧100方米畫廊
‧大型餐廳
‧最高處瞭望台
資料來源:馬會
馬會慈善撥捐每年10億不變
【本報訊】馬會豪擲18億元保育中區警署建築群,所用的巨款來自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令人擔心基金被挖去一大筆,會影響對其他志願機構的撥款。馬會主席陳祖澤則解釋說,基金每年都撥款約10億元資助申請的機構,不會改變。
根據馬會年報顯示,基金目前滾存約144億元,馬會每年又按照馬會整體盈餘,把10多億元撥入慈善基金。
馬會年報指出,馬會過去一直有撥款作慈善用途,去年合共撥捐10.2億資助106個項目。為了更有效運用資源,05年起基金由周年撥款改為為期三年的撥款。
陳祖澤對記者說,基金開始由被動改為主動,之前已經由馬會主動推出手語中文化的資助項目,今次保育中央警署也是馬會採取主動。他強調馬會會繼續每年約10億元撥捐志願機構,不會因中區警署項目而減少。
盼能引入社會企業
社會服務聯會發言人說,向馬會申請資助的會員機構,無反映過遇到額外困難,但社聯希望馬會在活化中區警署之餘,在項目同時引入社會企業,扶助弱勢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