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移動<br>港府大搞基建 建築股翻生

板塊移動
港府大搞基建 建築股翻生

港府昨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十大基建計劃,為近年股價持續低迷的建築股,注入強勁上升動力。部份股份在報告發表後,更應聲急漲逾兩成。專家認為,政策利好業界,相關股份短期仍有望繼續炒上,但由於行業競爭激烈,個別股份能否受惠,仍要視乎能否獲得工程合約。

本港經濟近年發展蓬勃,惟建築業仍未能跟隨復蘇,相關股份價格自97年後一沉不起。不過,受惠曾特首的施政報告,建築概念股昨終於吐氣揚眉,本地主要上市建築商新昌營造(404)、俊和(711)、有利(406)和中國建築(3311),昨日漲幅介乎15%至28%(見表)。

盈利貢獻難立竿見影

建築股升勢凌厲,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曾淵滄指,十大基建計劃對建築業來說一定是好事,但他認為,昨日業內全線漲勢純屬市場短期炒作。他解釋,由於個別企業盈利前景能否因此受惠,要視乎其競爭力,包括能否投得相關工程合約。
曾淵滄又指出,基建項目為長期計劃,對企業盈利不會有立竿見影之效。以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稱玫瑰園計劃)為例,建築期也歷時8年。他補充,由於大型基建項目有國際企業投標,包括內地承建商和物料供應商,故本地建築商未必可以獲得大型合約,但透過獲取二判工程,仍有助提升企業盈利。
根據資料顯示,九十年代的玫瑰園計劃耗資逾1500億元,批出的主要合約200份,總值近升億元,香港財團中標比例約四分之一,即獲得合約總額約250億元,日本和英國財團則合共佔逾四成。

俊和股價落後97年三成

截至97年的10年間,是香港建築界最輝煌的日子,但在這黃金十年的尾聲,建築股被推上高峯後迅速滑落,其後表現一池死水,直至近兩年才開始回復升勢,但與97年高峯期相比仍望塵莫及。
以俊和為例,昨日勁升15%,收報2.02元,但仍較高峯期的2.89元落後3成,昨午停牌的新昌營造收報1.77元,較高峯期落後高達五成。不過,隨着政府撐腰,具較強競爭力的企業,相信有機會向高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