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秋 - 鄧達智

晚來秋 - 鄧達智

十月快中旬了,電話那頭如果弟弟沒有告訴我:感恩節晚餐,看此刻天氣光景如何連想不起秋天,就是多倫多的秋色也不起眼,感恩節的氣氛就是濃不起來,他們隔着萬千里路如是說。
但RoadShow的畫面已然換上秋葉景色,只待幾趟秋風,大概塗滿四號甚至二號太陽油曬得黑炭似的念頭漸次打消。幾年了,九巴仍沿用讀來相當清新感人的Slogan:「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原自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作品貌似淺短,小學課本上的常客,可意境致遠需待自心情過了好些山水回頭再讀才得感受一番清淡意思。
這是王維晚年半官半隱的段落,擇居長安藍田輞川山莊。此輞川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青松明月,白石清泉,古木衰柳,飛鳥夕嵐讓王維進入一番禪意景地。
近日是新愛上少年時至愛──踏單車遊逛,初時未慣。踩來腰腳手背皆痛,遇路口之類更膽小得停下車來。那些一車三人行更是單手操控的歲月哪裏去了?前面坐一個後面坐一個自己在中間駕車還餘出左手提書包,如今回想那時具備耍雜技素質。
騎着單車在附近閒踏是一回樂事,路更好走了,單車徑設立在主要道路兩旁,只可惜太多石墩,雖然設立為行人及騎單車者安全,然而又多又密,反而產生危險亦踩來不爽。
從村子向東南沿青山公路踩,過洪水橋,下來便是藍地,再過去便是屯門,十九咪半,咖啡灣,黃金海岸;明年夏天不用乘汽車到沙灘曬太陽,就騎單車,從頭到尾全程都是樂事。
藍地有著名佛門「妙法寺」,如今新館以新科技物料及設計建成,十分顯眼,雖然失落一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傳統深山古寺韻味,卻不失為一方好去處。藍地從來沒有甚麼特色,過去是個菜田禽畜場眾多的農業小鎮,妙在名字那個藍字,心中老想着一串故事的名稱:「藍地大街」,香港傳統徙置區中,藍田可是個出名角色,近期好紅的漫畫人楊學德嶄露頭角之作便是他2002年出版的首本個人長篇漫畫集《錦繡藍田》。王維的藍田,楊學德的藍田,沙田火車站旁的藍氏宗祠,玉生煙的藍田,我踏單車經過的藍地,電影《藍》……秋天不是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