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豐厚的中東資金成為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覬覦搶攻的對象,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倡議開發本港成為伊斯蘭債券市場的平台,金管局已聯同業界成立小組,研究相關事宜並提出建議,期伊斯蘭債券盡快在本港發行。
冀與新加坡分庭抗禮
資本市場人士相信,建議令本港市場更具潛力吸納中東資金,冀與區內推行伊斯蘭金融服務的先行者新加坡分庭抗禮。
據悉,金管局牽頭成立的財資市場公會(TMA)轄下的市場發展委員會,已於上月底就伊斯蘭債市發展議題,召開了首次工作會議,該會由滙豐銀行司庫兼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主管馮婉眉任主席,委員會將聯同金管局,繼續探討有關市場的發展潛力,及在目前法律、稅務及規管框架下,有何障礙影響市場建立。
訂條款免與教義衝突
由於伊斯蘭教義禁止繳付或收取利息,亦禁止金融交易涉及不明確因素或高風險,伊斯蘭金融機構只會以參與投資、分享投資項目的利潤及賺取服務費方式經營,故有關金融服務條款,需要「度身訂做」,避免與教義有衝突。
TMA發言人表示,金管局已聯同該會成立一個小組研究相關事宜,時機成熟時會提出發展建議。
身兼TMA委員的渣打銀行東北亞區環球市場主管彭智樂接受訪問時說,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發展伊斯蘭債市,是絕對正確的策略,相信有關市場潛力巨大,只要基建配套得宜,包括國內大型企業、區內伊斯蘭企業以至國際機構,都有望成為伊斯蘭債券發債體,透過本港平台,吸納資產豐厚的中東及國際投資者資金。
關鍵港稅務條例配合
彭智樂相信,有關發展不會牽涉太多法規修訂,關鍵是本港稅務條例如何配合,他估計債券可以美元及區內本土貨幣為發行單位。
另外,施政報告指,政府將繼續致力推進與內地的金融合作,包括本地金融工具可在內地交易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