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了30年了。現在我贏遍歐洲所有獎,每個該死的獎,我很高興。」朵麗絲.萊辛昨天外出購物期間欣悉獲獎好消息,乘的士回到倫敦的家後,一面下車一面真情流露地說:「這是同花順!」
88歲獲獎 最高齡的文學獎得主
87歲的萊辛,是106年來第34位獲諾貝爾獎女得主,也是歷來年紀第二大的得獎人;單算文學獎的話,她是第11位獲此殊榮的女作家,同時更刷新最高齡獲文學獎的紀錄──1902年文學獎得主德國作家蒙森(TheodorMommsen)是85歲。萊辛對於獲獎也許有點意外,因她曾說相信自己永不會得到諾貝爾獎,30年來大家一直在談她是否應該獲獎,可她覺得這辯論相當「沉悶乏味」。
「我從沒跟人提過,但我敢說,他們不喜歡我,否則我早拿了。」萊辛三年前接受德新社訪問時這樣說。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耶利內克(Elfriedejelinek)知道萊辛獲獎後說:「很遲呢!我以為她早已獲獎。」
萊辛當上小說家,大概得歸功於她不愉快的童年。她口中說的那個「我滿腦子只想着怎樣逃」、只有「少許快樂、許多痛苦」的童年,始於1919年波斯(現時的伊朗),五年後再移師非洲羅德西亞南部(Rhodesia,即現時的津巴布韋)上演。
14歲輟學 童年「時刻在看書」
萊辛本姓泰勒,閨名DorisMayTaylor,父母都是英國人,她母親竭力在蠻荒之地維持「文明生活」,管教女兒尤其嚴厲,結果令她14歲就退學,萊辛基本上是自學成材。幸好她家裏有源源不絕的書,「我無時無刻都在看書」。
萊辛17歲到英國,兩年後結婚,有兩名孩子,但她怕被困「角色」中,四年後就叛逆性起,離婚了。不久她認識了第二任丈夫、德國猶太人戈特弗里德.萊辛(GottfriedLessing),隨他加入共產黨,婚後誕下兒子,但四年後又再離婚,此後一直獨身。
退出共黨 我不再信烏托邦
做共產黨員,萊辛後來對社會主義的希望幻滅,1954年退黨,現在她最關心的是環境。「我們住在墮落腐敗中。從前的人相信世界會變好。但我醒悟了。我不再相信烏托邦。」
1950年出版處女作《野草在歌唱》後,萊辛創作未停過,主要探討兩性和種族關係,後來也寫科幻小說。萊辛曾獲多個不同文學獎,包括2001年獲西班牙最高榮譽的阿斯圖里亞斯文學獎,另三度入圍著名的布克小說獎(BookerPrize)和兩度入圍國際布克獎。
德新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