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花12億元 搶先澳門一步<br>讀高中明年起免費

年花12億元 搶先澳門一步
讀高中明年起免費

【本報訊】港、澳相爭進展到教育政策,在澳門公佈不遲於後年推行15年免費教育後,特首曾蔭權昨宣佈,搶先由明年9月新學年起,在公營中學就讀中四及以上班級的學生,毋須再繳付學費,較教育界預計早一年實行,13萬名本來需繳學費的高中生將受惠,政府每年減少10億至12億元學費收入。目前就讀中三的學生,讀至中七將可享13年免費教育;09年實行三年高中學制後則享12年免費教育。記者:倪清江、梁美寶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指出,教育改革已達預期目標,感謝教師付出的努力,政府會因應實際情況作出微調修正。曾蔭權公佈,高中免費教育將提早在08/09學年實行,今年的中三學生最受惠,明年起就讀的四年高中都可免學費,成為實行新高中制前,唯一一批享13年免費教育的學生,四年共省回31,780元學費。
至於09/10學年及以後升讀公營中學中四(或稱新高中一)的學生,則享12年免費教育。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高中不會因此變成強迫教育,學生仍可選擇是否升讀;學生中三後轉讀職業訓練局受資助課程,也可免學費。

設10億元中央獎學金

現時中四至中七共有19萬名學生,其中6萬人獲得學費減免,政府每年資助共約4億元;其他13萬名高中學生則合共繳付約10億元學費,實施免費高中教育後,政府便沒有這筆收入。在2012/13學年,當現時七年制中學畢業後,由於新高中學生人數會較現時略多,政府少收的學費將增至每年12億元。
今年在將軍澳宣基中學讀中二的陳喜洋和歐陽素紅,將於09年升讀中四,他們都說日後不用交高中學費,可減輕家人的負擔。他們會用該筆省回的學費,報讀補習班。
另外,曾蔭權決定撥款10億元設立一個中央獎學金基金,用以獎勵本地及非本地優秀的大學生。該基金每年將撥出5,000萬元利息作獎學金,料每年逾100名大學生受惠,當局希望藉以吸引更多非本地生來港。

增加學位教席比例

鑑於現時的教師大多持有大學學位,但中、小學的教席卻未全面學位化,教育界希望政策可作出調整。曾蔭權表示,政府會由08/09學年起分兩年,將中、小學的學位教席,分別增至50%及85%;小學也會盡早增設副校長一職。兩項政策每年額外開支分別為5,000萬及5億元。教協會長張文光指中小學學位教席仍不足。
教育政策話事人一改,連殺校政策都有改變,消息人士表示,由09年小一實行小班教學後,小一開班人數會由21人降至16人,大大紓緩弱勢小學的殺校危機,但當局不會完全撤銷殺校政策。
另外,曾蔭權表明會加強學生的國民教育,除透過課程外,也會推動更多學校升國旗和鼓勵學校成立升旗隊,並資助團體舉辦更多青年往內地考察和交流活動。

10億元大學獎學金簡介

運作方式:政府設10億元大學中央獎學金基金,以每年取5%利息,即約5000萬元作為獎學金

受惠學生:由八大院校推薦本地及非本地成績或表現優異的學生

名額:每年約100人

實施日期:2008/09學年

資料來源:政府消息人士

小學小班教學推行詳情

開展學年:2009/10學年在小一推行,2014/15學年擴至小六

每班人數:25人(開班人數為16人)

合資格學校:視乎學校傾向及校網內學額數目,由教育局諮詢有關方面後決定

預計額外開支:若在五成學校推行,每年料需12億元;全部學校推行則需24億元

配合措施:培訓教師學習小班教學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及消息人士

《學生反應 減家庭負擔》
今年在將軍澳宣基中學讀中二的陳喜洋(左)和歐陽素紅(右)都說,日後不用交高中學費,可減輕家人的負擔,計劃將節省的錢花在補習班上。

曾蔭權表明會加強學生的國民教育,會推動更多學校升國旗和鼓勵學校成立升旗隊。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