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足總日前公佈,來自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區的球員,將可以與歐盟球員獲得同等的待遇,即是以往只能夠允許3名非歐盟球員上陣的條例經已廢除。
新例實施後,率先受惠的莫過於西甲當中的球員經紀了,皆因日後各支西甲球隊將可以盡情在上述的地區搜羅球員,作為經紀的想必能賺得盤滿砵滿。同時間,現時在西甲搵食的非洲兵如皇馬的廸亞拉、基達菲的烏捷等亦可節省外援名額。
為何提出上述兩位球員作例呢?全因整次事件是由皇馬及基達菲先向西班牙足總提出質詢,才達致條例匆匆實行,當中兩支球隊的動機,相信都離不開「經濟」兩字;加上皇馬位處西班牙的權力核心,也顯示到「國家球會」之稱並非浪得虛名。
新例扼殺青年球員
鑑於西甲現時兩極化的問題頗嚴重,此舉或可得以用作拉近球隊之間的實力。因為非洲地區的球員普遍薪酬都較低,中小型球會或能有更多機會吸納有表現的外來球員。有利必有弊,是次方案定必扼殺本土年青球員的出場機會。
從近年世青、世少盃中看到,西班牙本地不斷湧現有潛質的球員,西班牙足總又何以要自掘墳墓,扼殺這些邊緣球員的生命呢?一條具影響力的條例何以能夠在球季期間匆匆實施呢?在條例落實前,足總何以不向其餘18間球會提出質詢?這一連串的問號,或許代表着今次事件的污點。
丘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