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知識為本的大時代,政府決定調整培訓政策,再培訓局由負責培訓失業人士重投勞動市場,變為協助年輕人及在職人士加強裝備,甚至轉行,故該局年底會將學員年齡下限由30歲放寬至15歲,學歷上限則由中三提高至副學士,培訓名額更由目前每年10萬,於兩年後激增一倍至20萬。記者:盧文烈、譚暉、呂焯均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會研究如何理順、整合和提升現時由勞工處、社會福利署和再培訓局提供的就業及培訓服務;並會推出先導計劃,試行一站式就業模式,按市民需要提供培訓、就業以及在職培訓服務。
他說,香港經濟模式已轉變,培訓和增值的需要,不再局限於低技術低學歷的中年人士。本港的培訓政策需要重新調整,以培訓作為長期的社會投資。
提供3年就業機會
政府下年度又會為3000名15至29歲青少年提供為期3年的就業機會,主要透過社會服務機構聘請中五程度年輕人,擔任活動助理及朋輩輔導員,月薪高達8000元。職工盟副主席張麗霞批評,施政報告只提出改善年輕人失業的措施,對中年人士及在職婦女隻字不提,「如果要我畀分,一定唔合格」。
現時再培訓局每年開支4億元,而目前向外傭僱主徵收的再培訓徵款已累積至35億元,這筆巨款將用作擴大培訓計劃,令再培訓局角色更加吃重。新安排下,該局學員的年齡下限會由現時30歲放寬至15歲;學歷上限則由中三放寬至副學士。放寬資格後合資格報讀人士將由現時的5.3萬增至13萬。預計課程名額會由10萬個增至今個財政年度的11萬,到下年度再增至15萬,09年更會倍增至20萬。
青年失業率高達9%
消息又表示,除協助失業人士重新就業外,再培訓局計劃日後為從事夕陽工業的僱員,以及個別行業的在職人士,提供培訓。
現時15至29歲青年人失業率高達9%,遠高於整體失業率4.6%,政府預計連串針對措施,有助紓緩年輕人失業率。再培訓局昨舉行特別會議,該局表示可加強開辦酒店、美容及旅遊等課程,讓更多年輕人報讀。
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鄧良順歡迎新指施,但希望政府增撥資源,協助低齡、低學歷及來自低收入家庭的三低青年就業。20歲的安仔只得中二學歷,現時月薪4000元,他希望政府為年輕人開創的3000個職位,可容許中五以下人士應徵,「就算人工少啲我都唔介意」。
施政報告就業及培訓措施
1〉研究整合現時由勞工處、社會福利署和僱員再培訓局提供的就業及培訓服務
2〉再培訓局年底起將學員年齡限制,由30歲放寬至15歲;學歷由中三或以下程度放寬至副學士或以下程度
3〉再培訓局將擴展功能,協助在職人士裝備自己及夕陽工業的僱員轉行
4〉為15至29歲青年提供3000個為期3年的就業機會,月薪8000元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特稿:再培訓局與職訓局「搶客」
施政報告提出擴大再培訓局的職能,直接與同樣提供年輕人在職培訓的職業訓練局「搶客」。港府過往一直對職訓局的表現不太滿意,職訓局消息人士坦言,新安排令再培訓局及職訓局的職能出現重叠問題,兩局形象或令市民混淆之餘,更憂慮職訓局的職業培訓功能未來會被邊緣化。
5年前職訓局前執行幹事李鍔主政期間,港府已對職訓局的「大花筒」表現深感不滿;出身政府行政主任職系的現任執行幹事邱霜梅04年上任,定下以開源節流及精簡架構為首的8年大計,但消息人士說,施政報告公開讓再培訓局「踩過界」,看來職訓局未來要繼續革新「保住地盤」。目前職訓局的職能,大致可分為專業教育及職業培訓兩個主要範疇。
政府消息表示,職訓局近年逐步轉型,開辦兩至三年制文憑及證書課程,至於再培訓局則是撥款給培訓機構辦課程,「如果適合,再培訓局可以出錢畀職訓局開班」。職訓局回應指港府整合培訓服務,證明了過去25年職訓局是「走對了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