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戲(下) - 蔡瀾

論戲(下) - 蔡瀾

「有些人說《色,戒》的劇情講不通。」
「未必吧,李安是說故事的高手,怎會講不通?令觀眾看不懂的電影,只有少數人讚好,像《去年馬侖堡》,不可能又叫好又叫座。」
「小毛病還是有的。像大學生們大叫的口號,就是汪精衞講的,這一點李安不可能不知道。」
「不傷大雅就是了。」
「最犯駁的是沒了男主角的那場戲,怎麼說一聲走就走得了?革命黨不會衝出來開幾槍?」
「還有,怎麼會看上女主角呢?不是因為美貌,也不是因為身材。冒雨中身體接觸的那場戲,要是更多鏡頭交代就好了。」
「女主角在被槍斃之前的眼光,要是更有深度地表現出對同黨有愧,但對自己的行為不悔,也就更好。」
「內心戲,不是那麼容易。有些拍過張愛玲的導演還說加了旁白是高招,其實加旁白最為無奈。」
「有些人說易先生的造型和歷史上的原型丁默邨相差太遠。年邁的老人和頭髮梳得油光完全不一樣。」
「都說小說和電影是兩碼事了,小說中塑造的人物和原有更不必去談。」
「中國人懂得的東西,洋人也沒有辦法理解,問題在於這部片子拍給什麼人看?中國人嗎?市場不符投資。這部片子要拍給世界觀眾看,才回本。」
「一部電影再也不應該局限於一個地區。」
「歐洲人會更容易接受吧!」
「是的,李安自己也這麼說。但是我預測一定賣座。很少電影吹捧女人也可以用生殖器思考。大女人主義的美國,絕對讚好。」
大家都同意這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