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行使港交所投票權

港府擬行使港交所投票權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昨就港府9月7日突然透過外滙基金增持港交所(388)股權至5.88%,舉行特別會議。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透露,政府持股量仍維持在5.88%,意味過去一個月的大手買入,並非來自港府。他又指出,日後港府將親自行使有關港交所議案的投票權,不會交由外滙基金的基金經理決定。

【本報訊】根據港交所章程規定,除獲政府批准,否則單一股東不能持股逾5%,因此港府作為最大單一股東,日後將可左右港交所的重大決策議案,包括選舉董事及配發新股的一般性授權,而這些議題的決定權近年被視為由外資基金主導,例如選出DavidWebb及陸恭蕙入董事會,以及反對授權發新股。

一個月內未再增持

被問到港府是否會增持港交所?曾俊華仍以敏感為由不作評論。他說,雖然自00年起政府已逐步購入港交所股份,但不會將之公營化,他再三表示,增持是其主意,是他自政府今年1月公佈「十一.五行動綱領」後,要求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增持港交所股份,並非任志剛增持後才通知他。不過,曾俊華1月時仍只是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財政司司長是唐英年。
曾俊華昨重申,增持港交所並非政府見到有不穩定因素,而作出危機處理,故與98年打大鱷時入市的處境不同,而是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長遠發展作打算,主動多一個工具,為港交所作貢獻。不過,在議員多番質詢下,他仍沒解釋如何作出貢獻,及持股的目的和作用。
公民黨議員吳靄儀要求政府書面解釋,其金融政策是否已作出基本性改變,因曾俊華指持股5.88%此一工具,可達到維護港交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甚至與內地交易所合作等目標之間的邏輯關係。
一直在場旁聽的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DavidWebb,會後表示,曾俊華的回應侮辱了議員的智慧,認為未能解答議員的提問。至於坊間有猜測,港府增持其中一個原因是否為了將他踢出董事局,他笑言,這代價未免太昂貴了。他指港府實際已控制港交所董事局,不值得耗費大量金錢這樣做。

股價上揚
星交所上季多賺173%

受惠於股市暢旺刺激成交,新加坡交易所(簡稱星交所)上季純利升近兩倍。其股價剛於前日創新高,今年來已勁揚186%。
星交所在截至9月底的財政年度首季(7至9月)淨賺1.3億坡元(約6.9億港元),按年增長173%,符合市場預期;每股派息3坡仙,比去年同季多1坡仙。
這家亞洲第二大上市證券交易所在收市後公佈,上季營運收入升111%,達2.197億坡元。其中證券交易收入增加191%,至1.41億坡元;來自衍生工具結算的收入則增加39%,至3730萬坡元。在上季,星交所每日平均股票成交達26.5億股,飆升240%。星交所股價周一曾攀上17.2坡元創新高,昨下跌0.61%至16.3坡元,尚未反映業績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