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人人皆知,衞生署提倡每天食5份蔬果的健康飲食「日日2+3」,但普遍成年人每天都吃不足5份蔬果,要令自小受快餐文化影響的學童多吃蔬果就更「頭痛」。有小學利用學童的好奇及羊群心理,以獎賞形式吸引學生自動吃蔬果,設立「生果金庫」,讓學生在午飯後一起吃水果自助餐,把吃水果變成樂事。 記者:梁瑞琼
構思生果金庫的是黃大仙天主教小學5D班班主任余浩然老師,他呼籲每位學生逢星期五帶一種水果回校,放入用紙盒製成的生果金庫內,他就在午膳時將生果切成小份,再讓學生以自助形式選吃喜歡的生果。余老師說:「小朋友覺得金庫係好寶貴嘅嘢,而且點都會有啲貪心,正如大家食自助餐時,乜嘢都會試啲,小朋友都係,當佢見到同學仔食緊,佢都會食。」
同學帶水果回校分享
余老師指出,小學生多不能獨自吃完整個水果,預先將生果切開,份量減少,他們就可一次吃到多種水果,並有機會吃到火龍果、金奇異果較特別的水果,「有個學生試過帶榴槤,搞到成個班房都有陣味,但係有啲學生同老師受唔到,於是要將榴槤安置好,不過分享時都有學生未食過而試吓。」
生果金庫令5D班帶生果的人數由最初的40%增至100%,更有同學帶兩種水果回校。以往覺得水果好難食的林沅嫻同學說:「同同學一齊食水果好開心,𠵱家每次都會食三種唔同嘅水果。」尹詠舒同學說:「有老師幫我哋切埋,唔使食得咁麻煩,梗係食多啲啦。」
學校上周五舉辦首個全校水果分享日,並得到家長支持。當日義務切生果的劉太表示,她三名就讀該校的女兒中,以長女曉君最抗拒食生果,「之前切埋畀佢先食一兩件,𠵱家會叫我準備生果畀佢帶返學校食。」
該校去年參加了衞生署「校園至營特工計劃」,以不同活動推動學生培養健康飲食習慣,除了生果分享日,還有「健康小食券」,學生只要帶水果回校進食或預訂健康飯盒,就可「吸印仔」,累積指定數目印仔便獲發健康小食券,憑券可換領粟米片等健康零食。校長陳立新表示,活動反應理想,現時逾八成低年級學生都會主動帶水果,但他指活動仍在試行階段,日後會檢討成效。
相關討論見蘋果講場教學大智慧區
http://professionalforum.atnext.com/forumdisplay.php?fid=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