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調查,指中國的留學生,上課不願意發問,不願「發表見解」,性格有點內向。
美國人今天才發現這種中國行為的特徵,未免太遲鈍了。別看中國人喧嘩,在骨節眼上言行都萬分「謹慎」。他們認為,發表獨立見解,就是「頂撞」的意思,意見跟主持會議的那個人不同。邏輯是這樣子:如果自己說得對,那麼對方自然是錯的,我「頂撞」了他,暴露了他的錯處和弱點,令他在會上出了醜,得罪了他,他一定會報復。
如果我的見解很幼稚,與會的人聽了,都在偷偷竊笑,對方面露勝利的笑容,我為什麼要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面對的是教授講師,在留學生的眼中,教授講師,有改卷評級的大權,如同大陸把你柴米油鹽管一輩子的黨委書記。誰敢頂撞「領導」?上課更加噤聲。
美國人永遠不明白這個「三千年文明古國」的言論白色恐怖。每個中國人心裏都有兩個警察,一個是與他無處不在的「領導」,另一個,是他的「面子」。兩道關卡,把一個中國留學生管得死死的,你叫他上課如何「暢所欲言」?
因此,中國人的「開會」,是全人類之間最浪費時間的事。香港受英殖管治過,中環風格,到底有點Citibank和滙豐銀行之類的西式效率,香港人開會,只要穿上西裝,有一副PowerPoint,有一個秘書筆錄,席間坐着幾個營運副總裁,發言夾雜着英文,辦公室在IFC五十六樓,下望維港海景,浩氣干雲,大家都有點華爾街精英的幻覺,開會還有點效率,公司怎樣Moreforward,有什麼Project會Follow-up,與美國接近一點,開會對事不對人,有什麼話得罪了,一起去深圳按按摩,找第三組的十二號小姐,交流一下心得,第二天拍拍肩膊,一切辦公室怨仇,畢竟可以化解,香港的企業開會還是解決一點問題的。
但中國的「單位」不同,「單位」裏開會,是最大的政治,一杯清茶、一套八股、一叠文件,中國人開會是「互耗」的一場鬥爭,他們都有一套把會開死、把人耗死、把問題陰亁的一套鬥爭絕技。
中國的留學生在美國把教授的導修課,當做在大陸開會,一張張撲克臉孔,把洋教授耗火了:Comeon,justchallengeme.Saysomething!一聽見Challenge,就是「挑戰」,怎麼敢挑戰領導呀?頭越發俯得低低的,一心想着,下了課,開車上唐人街,上四五六吃一碗餛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