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寫過一篇文章,說溫哥華的華人子女個個長得高大,尤其是千金,竟然有三十六吋胸這回事,令老媽子們嘆為觀止。
是的,食物有關。香港女人多數發育不全,戴個近視眼鏡,一輩子也少見三十六吋,這完全是因為不喝牛奶,不吃芝士之故。
我們的親朋戚友都長得不高,但是子女們一移民美加,都和洋仔洋女看齊,個個身高近於六呎,完全不是遺傳。
也許,垃圾食物也有幫助高大吧。快餐文化下的孩子們發育得健全,但香港也有什麼包什麼雞的呀,你說。不錯,只是我們沒天天吃罷了。
也不完全是牛奶芝士和快餐,越南女子都不吃這些東西,可是經過中學時見女生下課,每一個都很偉大的,那又怎麼說?
如果加以研究,探討出日常食品裏有什麼與我們不同的,那就可以改進雌性生態了。不過父母溺愛,讓女兒偏食,也沒用。
強迫性的進食最有效,明顯的例子在日本,他們有供食的慣例,學校免費讓同學們吃午餐。知道學童的視力不好,長年下來研究出令眼睛明亮的魚油來,加入食物之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吃下去,四眼仔就消失。
或者供食內也有令胸部發達的吧?近年來巨乳日本少女出現的不少。
食物改造了體格,但幫助不了教養。在美加高大的少女們,說的都是討厭的美國腔,每一句話的最後一個音一定提高些,逗點句點都變成了問號,那是女侍應的對白呀!
美國腔不也是英語嗎?不不不,是Yankee語,大兵語。真正的美國語,是東部人說的,完全純正,也沒有倫敦人說得那麼老土。舉個例子,格麗絲凱莉、奧特莉夏萍等人說的,就是東部美語,好聽得不得了。
友人有子女要留學,我都勸他們送去英國或美國東部。加州或溫哥華的,一開口就低俗,身材再好,言語無味,也只能一次性,即用即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