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新政的名號當初之所以能夠叫響,主要是他們在2003年抗擊沙士時,果斷地摘去隱瞞疫情的衞生部長張文康、北京市長孟學農的烏紗帽,在推行官員問責制上取得突破,也令外界對胡錦濤、溫家寶進一步加強官員的監管寄予厚望。
四年過去了,在頻仍的礦難、官民衝突中,從沒有省長、省委書記被追究責任,顯示胡溫治下「刑不上諸侯」的窘況。更難堪的是,雖然胡溫以反貪之名,將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拉下馬,但有關胡錦濤、溫家寶的家人涉嫌違紀經商牟利的傳聞,不絕如縷,官方卻從未公開闢謠或者澄清。
去年12月,胡錦濤兒子胡海峰任職的威視公司,奪得中國民航總局的巨額合約,獲准在內地147個機場安裝其液體物品檢測儀器。官方沒有公佈涉及金額,但外界從每台檢測儀器出口價為20萬美元推算,威視這份合約價值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海外輿論為之嘩然,內地傳媒則噤聲。
胡溫家人涉違紀經商牟利
中紀委明文規定,領導人不准利用職權為配偶、子女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和優惠條件。外界相信胡錦濤沒利用職權為兒子謀利,但質疑有關部門是否主動讓利給胡公子,也質疑胡公子為甚麼不避嫌?
身為珠寶商的溫家寶夫人張培莉,也受到同樣的質疑。溫家寶自2003年出任總理至今已逾四年,出訪的足迹遍佈五大洲數十個國家,但都是形單影隻,從未曾帶夫人同行。外界傳聞,原因在於張培莉商業色彩太濃。至於溫家寶的兒子,也一直受到收受一間上市保險公司巨額資金的傳聞困擾。
令胡、溫在親屬經商問題上處於尷尬境況的,是內地在官員財產申報、配偶子女利益迴避制度上的不健全。雖然,當局今年成立預防腐敗局,將致力加強防腐反貪制度的建設,但民間輿論並不看好。不少人反而覺得,多一個機構、多一個官,就多一個貪腐的機會。
(胡溫新政點評之二)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