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投資者願28%溢價購國企

環球投資者願28%溢價購國企

一項反映機構投資者對中資企業觀感的調查顯示,環球投資者願意付出近28.5%溢價,投資於有良好企業管治的國內企業,遠高於亞太區其他新興市場的20%溢價。這反映外資熱衷於追求優質中資股。

【本報訊】澳洲會計師公會與浸會大學合作,就國內企業管治情況進行調查,於過去6個月訪問了73家環球機構投資者。結果顯示,環球機構投資者願意為中國良好企業付出較大溢價。浸大公司管治與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順文解釋,因為投資者看好中國有更大的增長潛力。
調查發現,受訪者普遍對目前國內企業管治水平不滿意,高達80.8%;當中十分不滿意者有13.7%;以5分為滿分,國內企業只錄得2.1分平均分。他們認為,國內企業管治的最大弱點,公司方面是管理層或大股東失職,涉及內幕交易或關連交易、企業的問責和誠信文化、個人商業道德操守,以及合規與企業管治實務的披露方面均有待改善。

八成不滿意企業管治

市場方面是法則執行不嚴,披露要求不足,股東保障機制仍有漏洞,公司擁有權及股權架構不清晰,以及市場中介人的素質及獨立性成疑。而國家層面則涉及反貪污腐敗措施不足,法制素質欠佳,司法制度的獨立性及效率成疑,政府干預市場,以及國家誠信體系有待改善。
至於受訪者對國內企業最滿意之處,包括其與機構投資者的關係,外部審計師的獨立性及質素,不流通股份的處理,股權集中度情況,以及財務及非財務披露。

建議提升商業道德

調查報告建議,國內企業應提升商業道德及鼓吹有關文化,加強資料披露及透明度,推廣授信責任概念,推廣優化股東價值概念,以及加強董事會的專業性和獨立性。何順文指,企業管治水平偏低將是中國市場改革的一個障礙,相信這亦是中國市場下一個改革焦點。
就國內企業管治改善後帶來的好處,71%受訪者表示,會增加其投資,44%會延長其投資年期,而41%將願意付出更高的投資資金。另外,19.4%受訪者指企業管治的水平,會導致他們增加或減少一些公司的投資,70.8%指會因此避開一些公司。受訪者計劃投資中國股份的平均年期,以少於3年最多,佔58.9%;3至6年佔23.2%;而6年以上則佔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