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分類富翁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分類富翁 - 尹思哲

朋友想搵外快,炒股本是最佳選擇,但他怕高追,又缺閒錢入市,找份兼職秘撈,或許更為實際。
以前想找freelance,指定動作,是翻到求職分類版碰運氣。除此之外,其餘的名錶汽車、二手交易、徵友尋愛,都是分類廣告的收視保證。無他,那個年頭,交換資訊的平台本身就不多。
但無論如何,分類廣告作為報刊金主的年頭,早已過去。現在,互聯網資訊平台容許自主張貼,無時間限制,用戶既能搜尋,又可以電郵直接溝通。
只不過,報刊或會消失世上,但分類廣告的商業模式,在互聯網上,卻繼續發揚光大。
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遍佈逾50國家,其招聘廣告,每日新增50萬條,每月逾千萬的瀏覽人次,但全職員工卻僅24人。

分類廣告網上開花

創辦人CraigNewmark,本為一介普通程式員,12年前,Newmark為了促進「地區工作」,創造了Craigslist的前身,這時候,它不過是類似電郵清單一樣的東西。
上Craigslist張貼任何類型廣告,基本上一律免費,除了全職招聘及房屋買賣,Newmark自嘲此乃「沒有盈利模式的盈利模式」。Craigslist沒有上市,賬目不公開,但有人估計,他們年收入約1.5億美元,看來是Newmark深明低調發財的真諦。
簡單的地區資訊,化成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勢力伸展到世界各地,逐漸演變成為網上霸主,思哲認為,靠的是first-moveradvantage佔先機,以及堅持純文字介面的simplicity。
原來Craigslist也有港版,反應卻不佳,這是暗示網上分類廣告的華文市場,傳統媒體還有一拼的機會嗎?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