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國剛展開減息周期之際,中國經濟卻持續高速發展,人行的加息行動亦漸趨頻密。我們認為,美國減息將大大削減中國加息對本港經濟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國內資金嚴重過剩,經濟過熱的風險已大增,預料中央將加快「排洪」至香港的速度。
傳統財務金融政策包括三方面:滙率政策(ExchangeRatePolicy)、利率政策(MonetaryPolicy)及財務政策(FiscalPolicy)。現時香港在這三方面均呈現反常的寬鬆狀況,而且正逐漸變得更加寬鬆,此為泡沫經濟的形成埋下伏線。
港元貶值利出口
(1)滙率政策方面:由於聯滙的關係,港元變相跟隨美元貶值,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香港的出口競爭力得到改善,有助經濟保持增長動力。另外,港元貶值同時亦導致入口通脹逐步攀升,明年整體通脹率料會明顯超越3.0%。
(2)利率政策方面:同樣由於聯滙的關係,香港沒有自主的利率政策,港、美息口方向只能出現短線分歧,而長線趨勢則甚為一致。隨着熱錢持續流入,加上預期財富效應會進一步刺激本土需求上升,香港來年的經濟增長將甚有可能大幅超越現時大部份公私營機構所預測的5.5%至6.0%。展望未來12個月,在經濟高增長及通脹上升的情況下,香港仍要跟隨美國減息。
(3)財務政策方面:從過往的香港財政預算可見,當盈餘多的時候,港府傾向減稅及增加開支;相反在盈餘少或出現赤字的時候,港府則傾向加稅及減少開支,這方針並不合乎宏觀經濟學的調控模式。根據傳統經濟學的財務政策方向,政府應在經濟過熱前景下加稅或削減開支,並在經濟過冷的時候減稅及增加開支。現時香港財務政策方向,變相進一步放鬆銀根。
港股料再升兩成
過去,港府甚少會主動推出預防經濟泡沫形成的措施。即使推出調控措施,通常也只會在泡沫形成後的中後期才出現。由於香港在上述三方面正出現反傳統經濟學的發展,資產泡沫幾乎肯定會在未來12個月內形成,而近月港股的升勢亦正朝這方向邁進。
在實質零利率的前景下,加上不預期港府會推出調控措施去回應泡沫膨脹,香港整體資產市場的泡沫式升勢將可維持至少一年或以上。整體環球股市及美、歐股市在未來12個月可較現水平再上升一成或以上,至於整體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除日本)及香港股市料可再上升一成半至兩成,其間股市的吸引力將遠勝債市。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