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想遇上現實 - 林夕

當理想遇上現實 - 林夕

《米開朗基羅傳》作者羅曼羅蘭道:缺乏理想的現實主義是毫無意義的,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是沒有生命的。
現實主義,香港堪稱代表,否則我們的豪宅森林是如何建成的?西九發展雖然動用了葉詠詩詹瑞文為政府宣傳一幅美好的藍圖,但現在他倆的演出場地缺乏嗎?搬到了現代化的大場地,缺乏的恐怕是觀眾。西九的理想在哪裏?它其實是一隻現實主義思維下產生的大白象,從當初特首對天幕的癖愛堅持,便可想而知是為了替香港添一個地標而已。對旅遊業是一個理想,但作為一個文化藝術表演展覽集中地的理想,從許仕仁還是政務司司長時提出的方案及立會的跟進,到現在重新出發,都還糾纏在地產項目地積比例如何融資的現實問題上,將會塞些甚麼進去的文化理想,並未成為官方關注的焦點。
這可否稱之為毫無意義?
至於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對不起,真的讓我想起爭取2012雙普選,特別是要在2012廢除功能組別議席,脫離了須立會三份二票數通過這個金剛圈的現實。今天一點在維園舉傘齊撐,都是志在表態,製造民意壓力讓特首無言以對,讓中央起碼知道那民意是真的,現實是權在建制手,大概是這樣做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浪漫色彩,故社民連不會參與,按勞永樂的說法是不夠昂山素姬化的,我只是想問,長毛把自己鎖在皇后碼頭的一級文物柱上,何嘗不是一個擺姿態的理想行為?社民連將會用甚麼有實效的手法令普選得到現實的生命?泛民中人該想想,羅曼羅蘭上面那句話,港人在股瘋中是特別容易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