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名男子的iPodnano無故在褲袋中着火,幸而男子未有受傷。蘋果公司願意送上新的iPodnano,但拒絕回應事件。有專家相信問題出在鋰電池,但電池沒標明生產地。
「火燄衝到我胸前」
威廉斯(DannyWilliams)在亞特蘭大(Atlanta)Hartsfield-Jackson機場商店工作時,褲袋內的iPodnano突然着火冒煙,他形容「火燄衝到我胸前」,又聲稱全靠袋中有張光面粉紙,他才沒受傷,但這場據報歷時15秒的火災,把iPodnano燒毀。他向蘋果公司投訴,對方承諾若他寄回舊機,就換一部新機給他。
暫時未知威廉斯的iPodnano使用的鋰電池產地。傳媒向蘋果公司查詢事件,但該公司拒絕回應。
鋰電池能源密度比鎳電池高,鋰又是最輕的金屬,輕便又長壽,而且可隨時充電。雖然優點多多,但去年8月,蘋果、戴爾(Dell)、聯想(Lenovo)及東芝(Toshiba),因有電池過熱甚至輕微燒毀報告,宣佈回收新力(Sony)製造的筆記簿型電腦鋰電池。近兩年諾基亞和三洋亦曾回收有問題的手機鋰電池。
「中國鋰電品質參差」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材料化學系教授薩多韋(DonaldR.Sadoway)指鋰電池本身很安全,發生意外可能是由於製造商降低安全要求。「鋰電池近幾年改由中國製造,可靠程度降低了……中國工廠的出品品質很參差。」
信息周刊/wsb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