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香港股票市場,活像電視劇中的《大時代》,股價短時間內舞上舞落,一天升一千點,另一天卻跌七百點,成交額也不斷破紀錄,報章經常提到「超級超買」這個新字眼,但好像沒有太多人理會,大家只管走得快,無視恒指上落風險。
不少股民喜愛採用網上股票買賣服務,買盤賣盤時機完全自己控制,但網絡交易向來存有一定風險,有時難以預料按下鍵盤後,若良久沒有反應,怎辦?又不敢再按,怕再落多一次盤,這個也是人機介面的基本局限。
額外增容量不化算
上周二,滙豐及恒生兩間銀行的網上股票買賣服務遇上網絡癱瘓,而且出事時正處於交投最熱烈的時刻,難免令部份買賣交易可能未能完成,引起不少用戶埋怨。
據報章報道,兩間銀行正在調查箇中問題所在,並會向金融管理局提交報告。不過,依筆者估計,原因不外乎網絡使用量超過預定的限量,致令伺服器不能負荷大量的交易,網絡癱瘓便出現;銀行想要根治問題,增加伺服器容量(包括頻寬及硬件)可以解決,但另一個問題是這些額外增加的容量,將會在一般交投情況(而且是大部份情況下)閒着,屬浪費資源,銀行在商言商,這種投資未必化算。不過,當網上用戶數目達到某一水平,銀行有必要作出這種基本客戶服務水平承諾的投資。以滙豐及恒生兩間大型銀行的規模,出現上述的網絡癱瘓,實在難以接受。
這跟過往每當打風暴雨,電話網絡經常出現癱瘓的情況一樣,網絡處理不了突如其來增加的通話量,規管機構如電訊管理局,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但也可試一試:例如協助及鼓勵眾電話商分享及合資建立備用網絡資源。因為每一間公司的客戶背景不同,A公司網絡達上限,B公司可能還有餘額補上,亦有人曾經說過用IP網上電話分流。
閒着電腦可研分享
其實,這些來自電話網絡的經驗,都是值得仔細研究,銀行的網上股票系統亦可借鏡:銀行閒着的電腦可否分享?某些非緊急網絡頻寬容量能否暫撥作備用?相信,精明的銀行資訊管理人員一定較筆者具經驗,會有很多可行的方法。這個問題一天未解決,用網上股票買賣的人總有陰影,或許這證明傳統股票買賣命不該絕吧。
侯聯貴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