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油價08年更上層樓

萊德有理:油價08年更上層樓

美元疲弱,帶動部份資金轉移商品市場,這是近期促使全球油價上漲的催化劑之一,並帶動油價一直站穩於每桶80美元的高位水平。除此以外,我們相信隨着新興市場的崛起,尤其是中國與印度對能源的強勁需求,同樣是支持油價高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預計,2008年全球石油平均價格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根據路透社9月底最新調查報告顯示,石油供應緊張、全球需求持續強勁及美元疲弱等因素,將會令油價在踏入2008年更上一層樓。有大型美資證券機構更估計,明年原油價格有可能攀升至每桶95美元的高位水平,較2008年的平均價格每桶85美元,再高出10美元。

新興國家需求劇增

其實,不少投資者較早時候曾經擔心,美國次級按揭問題會否影響美國經濟放慢,甚至衰退,因而影響商品需求,其中包括石油。對於投資者的憂慮,我們嘗試提出實質數據去釋放市場的疑慮。
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的基金經理包卓能(RobinBatchelor)指出,目前全球每日耗油量為210萬桶,美國現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每日耗油量為30萬桶,相當於全球耗油量的14%。不過,我們估計明年開始,中國將會成為全球耗油國火車頭,每日耗油量高達50萬桶。與此同時,中東、歐洲及亞洲地區(中國除外)的每日耗油量亦高達30萬桶,足以媲美美國市場。上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對全球石油需求的影響力,已逐漸被中國、中東及新興亞洲市場所取代,因此,即使美國經濟一旦放慢,對油價所帶來的影響亦不致太過嚴重。
事實上,雖然美國次級按揭問題曾一度為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擔心美國經濟會因而衰退。不過,當美國聯儲局於上月決定減息50點子後,市場對美國經濟展望,又再重拾信心,過去對美國消費市場放慢的憂慮亦得以紓緩,此舉有利推高石油需求。

商品投資推波助瀾

國際能源機構估計,明年全球對石油需求,將會遠超於非油組國家(non-OPEC)的供應,進一步令庫存量減少,中國及印度的急速增長將大幅推動能源需求增加。
與此同時,商品市場投資者的推波助瀾亦有助帶動油價企穩。近年商品價格走勢強勁,尤其是面對最近美元弱勢,更令不少投資者改為吸納石油和黃金等商品,令投資組合更趨多樣化。在能源供不應求的基本因素下,特別是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再加上投資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這些因素均有利油價繼續看好。
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