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資行均鎖定中國為未來增長引擎,渣打集團(2888)旗下渣打銀行新任亞洲區董事白承睿(圖)表示,內地市場是集團在區內業務增長支柱,預期未來4至5年內,渣打在國內分支行網點,將從今年底約40個,增加4倍至超過200個,即每年最少增設逾50網點。
市場正引頸期待內地資金自由行「通車」,他透露,渣打亦已向中國銀監會及外滙管理局等監管機構,表達一旦政策亮綠燈,該行有興趣參與的意願。
白承睿是接替上月初突然宣佈辭職的渣打集團執行董事南凱英之職務。上半年集團內地業務收益達3億美元,是去年全年收益的一倍,目前渣打(中國)共有12間分行、15間支行及3間代辦處,白承睿估計,至年底時,內地網點可增至40個。
個別職位須重新調配
上月中渣打宣佈斥資8.6億美元收購美國運通銀行,集團雖表明,併購會帶來成本上的協同效益,但他強調,渣打在港需要大量增聘人手,今年為止只增聘約600人,而美國運通在港員工數目為200人,他相信待完成交易後,美國運通在港的人手編制,「沒有裁員空間」;而渣打在港員工總數亦只會錄得淨增長,惟個別職位或須重新調配,對於不願進行崗位調配的員工會否被裁,他說現階段評論為時尚早。
集團單一大股東淡馬錫控股,今年內已六度增持渣打權益至17.2%,被問及此舉會否影響集團管理架構及在港發鈔權,白承睿表示,淡馬錫是集團「有力及良好的長線被動投資者」,對方增持渣打權益,反映對集團的信心及認同其管理策略,渣打亦非常珍惜在港的發鈔權,但他不評論市場揣測。
港府提出要將本港建成區內伊斯蘭金融中心,他對港府洞燭先機感到欣喜,渣打數年前已開始在馬來西亞推出相關服務,目前當地約兩成業務是透過伊斯蘭服務模式營運,他說,渣打樂意透過港府轄下的工作小組,盡力交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