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轟淫審處黑箱作業<br>「市民都唔知個準則係咩嘢」

學者轟淫審處黑箱作業
「市民都唔知個準則係咩嘢」

【本報訊】影視處及淫褻物品審裁處經常鬧出國際笑話,如當年大衞像至近來中大學生報被裁定不雅等事件屢見不鮮。有學者指,本港色情審查的制度其實帶「虐待性質」,強迫市民接受淫審處內部訂下的道德標準,又批評淫審處的審裁屬黑箱作業,外間根本不知道其審裁內容及裁決準則,促請政府公開審裁過程及其準則,讓市民可知道審裁的標準。

強迫接受道德標準

香港性學會性教育總監梁偉怡昨出席中大性別座談會時,以學術角度分析色情審查制度,指出影視處及淫審處等色情審查部門在審裁時,其實就像虐待市民。因為他們裁定一件物品是否淫褻或不雅時,似是強迫市民接受他們採用的道德標準,惟該些標準並不一定為市民普遍認同。
梁偉怡稱,色情審查覆蓋的範圍可以很大,以藝人鍾欣桐被偷拍事件為例,當時曾蔭權及曾俊華罕有的高調公開表示本港傳媒有問題存在,政府需檢討對傳媒的相關規範。他指出,若以陰謀論的角度來看,政府會否想透過色情審查,順帶對部份傳媒如壹傳媒作政治內容的審查。「到時唔使有23條,有情色23條就夠!」
梁又批評淫審處的審裁過程從不公開,公眾無法得知一件物品為何被裁定為淫褻或不雅。「佢哋(淫審處)判一件案時根本無話畀人知到底邊個位係有問題唔出得,市民都唔知個準則係咩嘢。」他又質疑,淫審處只以幾位審裁員的道德標準作裁決,不一定可代表整個社會可接受的底線。
出席同一場合的獨立媒體執委林藹雲表示,社會對色情的審查應建基在公開的情況下討論,而非像現時過於機械式的審查程序。「佢哋(淫審處)裁定物品時,有時無考慮到嗰件物品嘅背景資料,譬如新聞價值咁,所以好容易會出錯。」

香港性學會性教育總監梁偉怡

獨立媒體執委林藹雲